ID: 18738562

第9章 卤代烃 课件(共44张PPT)- 《有机化学(第四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日期:2025-04-29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657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教学,同步,有机化学(第四版),9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九章 卤代烃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卤代烃的制备;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主要内容: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及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了解卤代烃的命名及性质; 理解双键的位置对卤原子活性的影响。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法 一、卤代烃的分类 1.根据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分类 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卤代烃主要可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及芳香卤代烃等。 饱和卤代烃:CH3Cl、CH2Cl2、CHCl3 不饱和卤代烃:CH2=CHCl、CHC=CHBr Cl2C=CHCl HC≡CCI 卤代芳烃: 2.根据分子中与卤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种类不同,可把卤代烃分为伯(一级)卤烃、仲(二级)卤烃、叔(三级)卤烃等。 3.按照与卤原子的数目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一卤代烃通常用RX表示。 一元卤烃:CH3Cl、CH2=CHCl、H2C=CHBr等,分子中只含有一个卤原子。 多元卤烃:分子中含有多于一个卤原子,如:二元卤烃,CH2Cl2、三元卤烃,CHCl3、Cl2C=CHCl等。 二、卤代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对于简单的卤烷,可根据卤原子相连的烃基来命名,例如: CH3CH2CH2CH2Cl 正丁基氯  (CH3)2CHCH2Cl 异丁基氯 (CH3)3CBr 叔丁基溴 (CH3)3CCH2I 新戊基碘 2.系统命名法 (1)饱和卤代烃 卤代烷以烷烃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选择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最低系列”原则将主链上碳原子的编号,然后按次序规则的顺序,以“较优”基团列在后的原则排列,由例如: (2)不饱和卤代烃   选择含有不饱和键和卤原子的最长碳链 作为主连,从不靠近不饱和键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编号,以烯或炔为母体来命名。如: (3)卤代芳烃   卤原子直接连在芳环上时,以芳烃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来命名。如: 卤原子连在芳环侧链上时,这一支芳烃为母体,芳基和卤原子都作为取代基来命名。如: 1.烷烃的卤代   在光或高温作用下,烷烃可直接与卤素发生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烷。 2.烯烃α-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   高温下,烯烃的α-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如: 第二节 卤代烃的制备 一、烃的卤代 3.芳烃的卤代   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在芳烃的芳环或侧链上引入卤原子。如:   催化剂无水氯化锌的作用下,芳烃与干燥的甲醛(三聚甲醛代替)和干燥的氯化氢反应,结果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甲基(—CH2Cl)取代———氯甲基化。如: 此反应是苯环上的亲电取代,与傅瑞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相似。 三、芳烃上的氯甲基化   醇(ROH)与氢卤酸、三卤化磷、亚硫酰氯反应生成卤代烃(RX)。如: 此种方法是实验室中制备卤代烃常用的一个方法。 四、乙醇为原料制备 1.状态:在常温常压下,除氯甲烷、氯乙烷和溴甲烷为气体外,其它常见卤代烃多为液体。纯净的卤化烷多数是无色的。溴代烷和碘代烷对光较敏感,光照下能缓慢的分解出游离卤素而分别带棕黄色和紫色。 2.沸点:当卤原子相同时,一元卤烷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同一烃基的卤烷,以碘烷的沸点最高,溴烷、氯烷依次降低。 第三节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3.密度:一元卤烷的相对密度大于同碳数的相应烷烃。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小于1,其余一卤代烷及多卤代烷的相对密度大于1。当烃基相同时,卤烷的相对密度随卤元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卤素相同,则其相对密度随烃基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减少。  4.溶解度:卤代烃不溶于水,但彼此可以混溶,溶于醇、醚、酮、烃等有机溶剂。  2.将干燥的卤化氢气体直接通入烯烃,烯烃与卤化氢在双键处发生加成作用,生成相应的卤烷。 1.烯烃容易与氯或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二卤代烷。 二、不饱和烃与卤素或卤化氢加成 卤烷的取代反应主要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