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46356

第05讲 简单的机械运动(基础) 2024学年苏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9612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解析,原卷,复习,物理,学年
    总复习:简单的机械运动(基础) 【考纲要求】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并且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3 、理解路程— 时间图象。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 、 机械运动 1、概念: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要点诠释: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2 、 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 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 的。 要点诠释: (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 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 物体的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 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 坐在行驶的火车上, 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 生变化。 考点二、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 、 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要点诠释: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 度越小。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 v = ,s 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 t 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 v 表示物体运 动的速度。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只是说某物体的速度是 10m/s,不能够全面表示 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想全面反映物体的运动还要说明它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换算: 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图象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 要点诠释: 1 、s-t 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t ,纵坐标表示路程 s ,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如下图(1)所 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 2 、v-t 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t ,用纵坐标表示速度 v ,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下图(2) 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类型一、长度的测量 经典例题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刻度尺读数要估读一位,注意图中是从开始测量的,橡皮的长度. 举一反三1-1:四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本题中的结果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