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50260

专题突破练(十一) 区域发展与区际联系

日期:2024-06-0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2477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专题,突破,十一,区域,发展,区际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突破练(十一) 区域发展与区际联系 变电站就像是快递“电”过程中的物流中心,电厂发的电经升压再降压后送到客户家中(下图)。我国已有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在上海郊区“落地”。上海静安地下变电站位于城区,它通过电力隧道从15.3千米外的郊区降压变电站受电,再降压后将电力输送到世博园区并能全面覆盖浦西各区,成为向上海中心城区供电的“主力军”。该变电站工程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可是在市中心却无法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它已经“隐身”地下,地上部分建成了雕塑公园,公园里仅保留了地下电站的主控室、进出口和进出风口。读图,完成1~2题。 1.特高压输电线路选择避开城区利于(  )                 ①减少空间限制 ②减轻环境危害 ③缩短输电距离 ④减少输电损耗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静安变电站工程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电力安全 B.集约利用土地 C.满足用电需求 D.减少辐射影响 图1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图2为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潼关站1987—2015年平均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2021·湖北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调水工程正式调水后,可能会(  ) A.补充黄河入海水量 B.加重北方地面沉降 C.加大长江下游淤积 D.加大淮河防洪压力 6.引江济淮调水工程的主要影响是(  ) A.利于北方地区开发水电 B.利于沿线地区环境治理 C.加大南方稻米北运数量 D.提高北方地区水运能力 7.(2021·江西4月质量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利比亚北临地中海,南部沙漠地区地下发现形成于冰河时代的巨大淡水含水层,人口、城市及种植业集中在北部地中海沿岸。为满足北部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利比亚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在调水工程论证过程中,有人主张将种植业南移至水源地附近,以减轻调水压力。论证过程中还发现,与北部相比,南部种植业发展条件相差甚远,因此该主张最终遭到否决。下图为利比亚地理位置及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分析利比亚南部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 (2)推测利比亚南水北调输水量较多的季节,并说明推测依据。 (3)与北部相比,说明南部种植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8.(2021·山东青岛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安江流经安徽、浙江两省,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形成一个面积573平方千米的水库。某校师生在暑期研学活动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调查等方式对水库建成后当地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左图为考察区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1)研究发现,水库建成后库区的风比过去更大更多了,试对该现象加以说明。 (2)仅考虑地形因素,老师在N地举起一面旗帜,位于M地的同学能否看见 在右图中画出M、N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并加以说明。 (3)同学们在新安江上游地区考察时,了解到为保护水源地浙江省向安徽省进行生态补偿,并实施污染赔偿、保护补偿,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对新安江上游地区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专题突破练(十一) 区域发展与区际联系 1~2.1.D 2.B 解析:第1题,特高压输电线路危险性高,选择避开城区,一方面可以减轻环境危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