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53088

6.3 生活中的透镜 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新课标)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3434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核心,素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6.3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成像特点。 (2)了解实像和虚像。 2.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 3.科学探究: 通过做一做自制望远镜,了解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凸透镜、凹透镜。 教学互动设计: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照相机是人们旅游的必备物品,能够留下美好的记忆。手机有拍摄功能,能够留下美好的记忆。投影仪,能够播放高清电影。你知道照相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吗?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人们发现 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且利用这些规律制造了许多光学仅器。这些光学仪器扩展了我们双眼的视野,使我们看到更小或更远的物体。 (1) 幻灯机和投影仪 幻灯机和投影仪如图所示,幻灯机和投影仪是将幻灯片或投影片上的图像(相当于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像的仪器。 观察与思考 1.如图所示,比较老师上课时使用的幻灯片(或投影片)和屏幕上所成的像的大小。你知道哪一段距离是物距,哪一段距离是像距吗 物距大还是像距大 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是像距。 2.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该如何调节 物距减小,凸透镜缩成的像和像距同时增大。幻灯片靠近镜头,屏幕远离镜头。 幻灯机工作时,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当使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镜头,也就是应把幻灯机移到离屏幕较远的地方。 (二)照相机 照相机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是由多个镜片组成的,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成像光路图如图所示。 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物距大于镜头焦距的2倍,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当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照相机应离物体近一些,同时将镜头往外拉,使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远一些。 (三)望远镜 望远镜包括普通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等。 普通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一般都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如图所示)。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 (四)显微镜 如图所示,显微镜由两组镜片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 待观察物体先通过物镜在目镜的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进一步 放大(此时目镜就相当于放大镜),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放大的倍数更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直接看见的微小物体。 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放大虚像。 做一组 自制望远镜 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并进行绘制的科学家。如图所示是伽利略亲手制作的望远镜,它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后人也称之为伽利略式望远镜。 还有一种常用的望远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请你试着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的开普勒式望远镜,来观察一下远处的景物,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注意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 三、总结反思,超越自我 1.照相机:u>2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减小,像和像距同时增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