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56090

11《过秦论》《伶官传序》翻译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16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文言翻译复习 学习目标:掌握《过秦论》和《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字词用法和含义,翻译全文。 一、复习《过秦论》和《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字词用法和含义。 二、翻译下列句子。 过秦论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3.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4.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8.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0.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1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五代史伶官传序 1.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句子答案 《过秦论》 1.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于是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2.诸侯恐慌害怕,会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3.秦人打开关门迎击敌人,九国的军队却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秦国人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的消耗,天下的诸侯便已窘迫不堪了。于是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4.到秦始皇的时候,他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诸侯国,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5.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疆,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匈奴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6.于是废除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以便愚化百姓;毁坏著名的城池,杀掉英雄豪杰; 7.然后据守华山作为帝都城墙,凭借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上据亿丈高的城墙(华山),下临不可测的深渊(黄河),以为非常坚固。良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摆开锋利的兵器盘诘查问。 8.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低贱的下层百姓,并且是被征发戍边的士卒。 9.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似的应和他,担着粮食如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