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7297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2 混合运算(2)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9482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
  • cover
第5单元 混合运算 第2课时 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2.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先乘除后加减”这种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计算活动,培养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混合运算规定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计算。 3×8÷4 71-20+15 36÷9×7 32+28-40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 下面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师:看图,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答的是什么问题? 预设:有四组酸奶,前三组每组有4盒酸奶;第四组有3盒酸奶。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2. 列式解答。 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预设1:我先算每组4盒的有多少盒,再算一共有多少盒。列分步算式:4×3=12, 12+3=15 预设2:我也是先算每组4盒的有多少盒,再算一共有多少盒。我列的是综合算式:4×3+3=15。 预设3:我列的综合算式是这样的:3+4×3=15,但也是先算4×3。 师:这几位同学列的算式虽然不同,有的是分步算式,有的是综合算式,但他们都能正确解决问题。 3.对比异同。 观察同学们写的2道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预设:虽然写的算式不同,但运算顺序是相同的,都是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4.探究算理。 师:3+4×3这道算式为什么要先算4×3? 学生在探究中感知要想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酸奶这个问题,就要把前三组共有几盒酸奶和第四组酸奶的数量合起来。所以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师:这样计算,为什么不对? 3+4×3 =7×3 = 21 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理解如果先算3+4,是把一组3盒的和一组4盒的合起来,再乘3,不符合题意,所以这样计算不对。 师:在数学王国是这样规定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2.完成教材第49页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49页第5题。 (1)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进行比较。 (2)指名学生汇报。 4.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运算顺序,再从左往右观察书写顺序。 5.送小动物回家。 先计算右边算式的结果,再连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对于计算的教学,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计算方法,学生也能接受,通过定量的练习学生也能掌握,但这样的教学,学生仅仅是知道了结果,并没有真正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倡导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交流汇报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不断获取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