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86069

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制)第7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8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上册,五四,7课,开国大典
  • cover
课 题 7 开国大典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读写“盏”等 13 个字和“协商” 等 25 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感情。 学习 重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的过程,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已经过去了73年,学生要想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不容易,需要做好课前预习,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播放视频,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 1.师: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1949年10月1日,发生了什么事情? (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2.资料补充: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课件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3.你从课题“开国大典”中了解到哪些问题?你如何理解“大典”这个词? 开国:新中国刚刚成立。 大典:隆重的、盛大的典礼。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学习任务二:自主学习,识记字词。 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 1.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1题生字的书写,并提出问题,先互相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 2.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要求读的词语: 政府 外宾 预定 汇集 爆发 宣告 旗帜 检阅 制度 坦克 距离 隆重 4.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开国大典、迎风招展、肃立、汇集、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等。 学习任务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全班交流“自主预习卡”的第3题。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想想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三个部分。 2.默读,梳理课文脉络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开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上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的情况。 第五部分(第15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4.整体感知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 天安门广场 ),满怀(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 阅兵式 ),会后举行了( 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 学习任务四 进入会场,感悟“盛大”。 请同学们读第 1-4 自然段,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礼的盛大?结合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一说。 初识“开国大典”。 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主学习。? 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1949年10月1日 举行开国大典的地点:首都北京 开国大典的参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宾。 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画出天安门广场上布置的示意图。 预设: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布置,方位描写非常清楚,学生可抓住“丁字形”“北面”“再北面”“中央”“向南”“左右”等表示方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