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93312

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2035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学习,版含,PDF,试题,语文
    2024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一)1.C 2.C 3.B 4.(4分)①宗教随着科学发展而将被人们放弃;②哲学因为能够让人获得真正的超道德价值能够替代宗教;③哲学可以通过更直接途径获得更纯粹的价值,作为替代者优于宗教;④中国的哲学传统已经证明,无需宗教,人们按照哲学去生活就能体验到超道德价值。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答案中如照抄原文“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宗教的洪福”,酌情给1分。 5.(6分)全史在胸:①作者站在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的全局高位,纵贯中西宗教、哲学发展;②作者谙熟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源流根脉,准确把握了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独到见解:③作者对哲学定义、超道德的价值标准、哲学的功用等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3概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做出深刻剖析。"条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6.C 7.C 8.同:都表现出“我”对奶奶自己维人的不解。 异:第二句是我对奶奶当面的质问,比第一句的质疑感情更为强烈,不加停顿的追问中充满了愤怒和仇视。(每条2分,共4分) 9.①奶奶的维人和乡邻给予地家的帮助,都是从维护自身家族利益出发,也符合乡村道德伦理关系的规则。②奶奶与秋旺、春旺、大耳朵全等人是熟悉的乡邻,他们之间的互助与回馈,充满了温暖的乡情。(每条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二、 (35分) (一)10.B、D、F 11B12.D。 13.(1)大臣有诽谤魏征包庇自己亲人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 得分点:“毁”诋毁,诽谤。“阿党”袒护,包庇。按讯:审问、调查、讯问。“是”代词,这样。句意一分)(5分) (2)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就如同在利益方面贪求的人一样,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得分点:“汲汲”热衷,急切追求的样子。法:距离。句意1分)(3分) 14.(1)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的名利得失。(2)勇于面谏,言行一致(3)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每条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宗刚继承皇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把魏征召到卧室里,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情又刚正不阿,从不退缩屈服,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征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就殚精竭虑为他服务,知道的事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太宗曾经慰劳魏征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您诚心诚意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 ”那年,太宗又升任他为尚书左丞。 大臣中有诽谤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温彦博向太宗奏道:“魏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招来这些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太宗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几天后,魏征入朝上奏太宗说:“我听说君臣一心,道义上如同一个整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只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大惊失色说:”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魏征又跪下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 ”魏征说:“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样的人,忠臣是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太宗在丹霄楼举行宴会,酒席间说:“每当魏征进谏而我不听从时,我说话他就不立即回应,为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