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8816414
4.2 劳动争议和维权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日期:2025-04-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0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劳动
,
议和
,
维权
,
教案
,
-2023-2024
,
学年
4.2 劳动争议与维权 教学目标 掌握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事项;熟知法律规定的“劳动维权”的路径和方法。 通过相关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必要的分析判断。 热爱劳动,珍惜法律赋予的各项权益,学会正确维权;领悟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 教学重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维权 教学难点 识别和防范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各种侵权行为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课后作业 习题册第四课第二节练习 一、新课导入 【事件导入】热点新闻:网友在书店发现《劳动法》样书被翻得卷边,其中通过翻页最多的可以看出大家比较关心———工作时间、以及超出工作时间的补偿,即加班费问题。提问: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长,为什么?教师总结:《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者法律意识增强。 引出本课的内容。本课,我们将了解如何解决与企业发生的劳动关系纠纷,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课传授 劳动争议 ①含义(P132):又叫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引起的争议。 ②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③劳动争议情况: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④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要点在于: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而劳务关系的主体则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涉及权利义务的内容,如劳动保险、福利待遇规章制度的遵守等。而劳务关系的主体之间只存在经济关系,一般只涉及劳动报酬,即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提供了劳务服务后便支付劳务报酬,自此二者关系宣告结束。 (3)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 【案例分析】某公司在生产旺季时由于人手不够需要外招运输司机。李某自职校毕业开始,每逢旺季,便自带其本人的小货车到该公司从事运输工作。双方约定该公司按每次运输的距离及运输量向李某支付报酬油费、过路费以及违章罚款等均由李某自理。一日,李某受公司指派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其后,李某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讨论:劳动行政部门会支持他的诉求吗 答:劳动部门审查后认为李某自备劳动工具为该公司提供服务,具有临时性、短期性的特点,双方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社会关系,不构成劳动法所保护的劳动关系,是劳务关系,因此对其要求进行工伤认定的诉求不予支持。 ⑤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发生劳动争议,需提供劳动证据: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案例分析】阅读课本 P133 案例故事,讨论: 劳动部门会受理并支持小王的诉求吗 从案例的情况看,小王从事的是家政服务工作,而家庭不是法定的用工主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课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68张PPT】(2025-03-12)
第7课第一框课件《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025-03-06)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2025-03-13)
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2025-03-13)
第6课第一框课件《遵守职业礼仪规范》(2025-03-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