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16543

第14课 推进绿色发展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4-05-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249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3-2024,中国特色,2023,高教,中职,学年
  • cover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教案 课题 第14课 推进绿色发展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明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懂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要求,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明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懂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了解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全民绿色行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教学重点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明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思政融入 积极参与全民绿色行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教学方法 议题教学法和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回乡之路》剧照,介绍电影取景拍摄地———陕西省榆林市毛乌素沙漠 学生思考:为什么毛乌素沙漠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消灭的沙漠?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新课———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 【新课教学】 议题一: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1、教师介绍毛乌素沙漠的历史由来和现状,学生思考: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 5世纪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毛乌素南部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当时草滩广大,河水澄清。据考证,古时候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毛乌素沙漠是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扩展而成的,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经过中国治沙人多年的努力,毛乌素沙漠得到有效治理,水土不再流失,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黄河的年输沙量也由此减少了4吨,开辟新农田160万亩,毛乌素沙漠是一个奇迹。 2、学生回答: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3、教师归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如何理解“生命共同体”? 4、教师出示问题:大自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什么?学生回答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是生命之母,广袤的草原、肥沃的土地、渔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也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而人类总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 然后恶果…… 教师展示近年来自然报复人类的灾难性事件图片,学生讨论议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课堂任务:结合P133内容,思考: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议题二:如何理解“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教师介绍安吉余村的前世今生,学生结合余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分享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30多年前,余村村民以卖竹子、采矿山为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村庄富了,山却秃了,河也枯了。2005年,余村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余村由一个重污染“首富村”到“风景区”“文明村”“示范村”的变化,原因在于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