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 入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fú)浮于海”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 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 《论语》 夜归鹿门歌 作者简介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 ①教育理念:有教无类。 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③治学方法:学思并重。 ④教育要求:均衡发展。 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孟浩然 孔子 居⑤则⑥曰: ‘不吾知⑦也。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曾皙曰:“夫②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③! ②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四个弟子是怎样述志的?反映了各自怎样的性格特征?通过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孔子是如何评价的?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 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为孔子写一段颁奖词,歌颂其伟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为孔子写一段颁奖词,歌颂其伟大。 【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 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曾皙曰:“夫②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③! 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为孔子写一段颁奖词,歌颂其伟大。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翻译】“冉求,你怎么样啊?”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 夫子喟然 叹曰:“吾与 点也。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作品简介 孟浩然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作品简介 孟浩然 写作背景 一般认为,课文选取的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自卫返鲁之后的四年里(前484一前481)。此时孔子已年近七十,刚刚结束周游列国,除了短暂服务于卫、陈二国,没能得到任何统治者的垂青,回到鲁国,主政者也只是想用他的学生而不想用他。他的救世之心始终得不到实现,因此他也产生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念头。因此,曾皙的话可能切中孔子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暗合他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和感伤。 ⑥作“辄”解,常常,总是,就。 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在某些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