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18379

2024届江西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月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244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汇编,答案,阅读,文言文,分类
  • cover
文言文阅读 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4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晏子不对。公又复问,不对。景公曰:“以孔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贤人也,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晏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贤人。虽然。婴闻所谓贤人者,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孔某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①,君身几灭,而白公僇②。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③,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从也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义之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于民,谋虑不可通于君臣,婴不知孔某之有异于白公也。是以不对。”景公曰:“呜呼!观寡人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某之与白公同也。” (节选自《墨子·非儒》) 材料二: 墨子称:“景公问晏子以孔子而不对,又问,三皆不对。公曰:‘以孔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为贤圣也。今问于子而不对。何也?’晏子曰:‘婴闻孔子之荆。知白公谋而奉之以石乞。劝下乱上,教臣弑君.非圣贤之行也。’”诘之曰:“楚昭王之世,夫子应聘如荆,不用而反,周旋乎陈、宋、齐、卫。楚昭王卒,惠王立,十年,令尹子西乃召王孙胜以为白公。是时,鲁哀公十五年也。夫子自卫反鲁,居五年矣。白公立一年,然后乃谋作乱。乱作在哀公十六年秋也。夫子已卒十旬矣。墨子虽欲谤毁圣人,虚造妄言。柰此年世不相值何?”曹明问子鱼④曰:“观子诘墨者之辞,事义相反,墨者妄矣。假使墨者复起,对之乎?”答曰:“苟得其礼,虽百墨吾亦明白焉。失其正,虽一人犹不能当前也。墨子之所引者,矫称晏子。” (节选自孔鲋《孔丛子·诘墨》) 【注】①石乞:白公手下勇士。②僇:通“戮”。③教行下必于上:此句当作“教行于下必利上”。④子鱼: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是以A言明而易B知也C行明而易D从也E行义可明乎F民G谋虑可通乎L君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意为“认为”,与《大学之道》“皆以修身为本”中的“以”用法不同。 B.夫子,古时对男子或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此处齐景公用以尊称晏子。 C.与,意为“和”,“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中的“与”表示结交、亲附,二者词义不同。 D.反,同“返”,返回、回归之意,与《论语》“天下归仁焉”中“归”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墨子》记载,晏子认为孔子和白公是一类人,他对孔子的这一看法影响了齐景公。 B.由曹明的话可知,墨子征引的都是假冒晏子之名的言论,所以孔鲋能对其进行有力反驳 C.孔鲋以充分的论据有力批驳了墨子虚构的不实之词,并指出墨子的目的是诋毁孔子。 D.在晏子看来鼓励教导下面的人反抗弑杀君主,这是做邪恶的事情,这不是贤人的行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 (2)苟得其礼,虽百墨吾亦明白焉。 14.孔鲋指责墨子虚造妄言的依据是什么?(3分)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