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19090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376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4课,海峡,岸的,交往,教案,格式
  • cover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设计说明 本课列举的史实涉及时间较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同时信息较多,并且散乱,正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部分都有。如何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呢 本课从海峡两岸———大陆和台湾两个方面来展开教学。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从教材中梳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史实,培养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项重要的神圣的使命,并为之不断努力,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 通过对海峡两岸交往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史料分析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海峡两岸地图 (二)工具 图书馆资源 网络搜索工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谁知道海峡是指哪儿 海峡两岸又分别指谁呢 海峡两岸的交往又是怎样的呢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台湾问题的由来。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是怎样的 三、学习任务一 台湾问题的由来 1.教师活动:出示问题,结合中国近代史,回忆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回归的史实。 学生活动:列举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回归的史实,并通过所学内容,比较港澳台问题的本质区别。 (1)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分离: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第一次回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第二次分离: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又一次分离。 【重点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教师活动: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造成的,属于我国的内政问题,而港澳问题是外国侵略造成的,属于殖民遗留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对和平统一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结合台湾问题的由来分析台湾问题的本质的能力。 四、学习任务二 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 教师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结合课文,谈谈党和政府为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对台湾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70至74页内容,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重点强调】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 五、学习任务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梳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注意从时间、史实、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整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70至74页内容,梳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合作探究并回答问题。 (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3年,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6)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两岸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