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 一、章节学习主题 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涵盖了免疫、常见的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等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 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 (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包括“免疫”“疾病与预防”“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控”4节内容。第一节《免疫》的主要内容是免疫对人体的作用、免疫类型和计划免疫,阐明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组成。第二节《疾病与预防》主要归纳了人类传染病的类型、传播途径、发生和流行季节,以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第三节《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调查分析,掌握艾滋病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及关爱艾滋病患者。第四节《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的主要内容是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其起源、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新发传染病的基本防护知识和防控措施。 三、章节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学生在学习了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有关人体免疫的知识;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人体通过免疫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已有经历:学生都经历过病原微生物侵袭而患病,最终康复的体验,也都有接种疫苗的经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理性认识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具有了调查讨论、搜集资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 已有情感:学生对前面所学人体结构知识的了解,已初步建构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观;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传染病的危害,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四、章节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防御功能系统,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达到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控的目的。 科学思维:能够运用免疫的原理,来解释人体如何抵抗病原体,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做好自身防护;学会基于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性,进行思考和判断,初步判定传染病的种类,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探究实践:走访社区医院或进行网络调查,搜集当地常见传染病的资料,了解人们对传染病的关注度。 态度责任: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对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判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 五、章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章节学习概览 课时 内容 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 第1课时 非特异性免疫 通过自学、读图及查阅资料,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的构成,辩证地看待免疫的两面性 第2课时 特异性免疫 通过自学、资料分析,理解特异性免疫,并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通过实际观察预防接种证,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对疾病预防的意义 第3课时 常见的疾病 学生合作探究,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当地常见的疾病,并进行分类。通过资料分析,找到传染病的病因。了解常见的非传染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