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4610

第3课 夏本纪(2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8327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夏本纪,本纪,20张,ppt
  • cover
课件20张PPT。 夏本纪诗歌鉴赏嶓(bō)冢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注:嶓冢 ,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1、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运用了夸张与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历史功绩的高度赞颂。虽然禹已经逝去“万年”,但“至今”百姓仍享其利,治水之举泽被后世,永远被人们铭记心中。2、后两句诗对你有何启发,说说你对这首诗的感悟。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艰难困苦就是人生成功的摇篮。永保一颗接受磨砺的心,人生才会永驻青春。只有直面痛苦,才能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一、解题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一、解题 《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 《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一、解题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护他。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二、学习目标 通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三、基础积累,读准字音 鲧 gǔn 颛顼 zhuān xū 怀山襄陵 xiāng 更得舜 gèng 殛鲧于羽山 jí 女平水土 rǔ 让于契 xiè 皋陶 yáo 敏给 jǐ 亹亹wěi 傅土 fū 沟淢 xù 泥行乘橇 qiāo 山行乘檋 jú 度九山 duó 行相地宜xiàng 攸同 yōu 四奥 ào 众土交正 zhēng 祗台 zhī yí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和文言资料,梳理并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五、交流汇报 实词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比较,衡量)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鸿怀等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大水) 或轻于鸿毛(大型雁类的泛称)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包围) 羊子曰:“久行怀思。”(想念)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胸怀)五、交流汇报 虚词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形容词词头不译) 女其往视尔事矣(还是,表祈使) 其德不违,其仁可亲(他)其以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认为) 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才) 五、交流汇报 学习第一段 重点字词句 ①玄孙:孙之孙为玄孙。 同姓宗族中,以自己为本位,上有父、祖、曾祖、高祖;下有子、孙、曾孙、玄孙。 ②曾大父:即曾祖父。小结本节 禹的谱系 黄帝--昌意--颛顼--鲧--禹(文命)五、交流汇报 学习第二段 重点字词句 为人负命毁族(违背 命令 败坏 同族)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比较 指鲧 比) 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任用  停止) 摄行天子之政,巡狩(代理 执行)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巡行;没有样子) 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就;流放、放逐;到)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认为;是;正确的)补充:羽山 羽山是传说中阎王居住过的地方。 舜认定羽山是卑贱灵魂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所以他不让鲧人头落地,而却把他流放到那里,与羽山那些卑贱的灵魂永远在一起。 鲧治水无效,被舜帝贬于羽山一带,使羽民监禁之。羽山为古人类羽民的居住地。思考:第二段写鲧作用何在?第二段文字主要是写鲧被举荐治水而“功用不成”。主要作用有三: 1、衬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