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79730

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第六课时“改写悲剧结局,呼唤良知情怀”教案——《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联读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27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哈姆莱特,雷雨,窦娥冤,教案,情怀
  • cover
大单元教学设计必修下第二单元第六课时“改写悲剧结局,呼唤良知情——————《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联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窦娥及哈姆莱特悲剧结局及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根据这一认识对三部作品的结局进行改写,从而进一步体会剧作家曹禺创作《雷雨》时的用心良苦。 01 学习活动一:《窦娥冤》结局改写 (一) 原作结局: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中状元后,作为巡吏,到地方查案,窦娥鬼魂显灵,托梦父亲,最后洗雪了冤情。 如果是你,将会为《窦娥冤》书写怎样的结局? 绝对悲剧:使善的一方遭受身体的或心灵的永久的寂灭或禁锢。 (二)如果是你,将会为《窦娥冤》书写怎样的结局? 生1:窦娥身死、心灰,她的三桩誓愿无一实现,她的冤屈未得平反,甚至在这生老病死且自顾不暇的人间很快地被冲刷、淡忘了。张驴儿父子、赛卢医、梼杌等人依然逍遥法外,为祸人间。无数的百姓依然深陷痛苦的淖泥中无法自拔,但舆论场究竟是万马齐喑,良知残存的人敢怒不敢言,更多的百姓面对他人苦难麻木冷漠,平庸之恶依旧在民间滋生。 生2:窦娥丈夫并未死去,而是赴京赶考途中落水被救。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窦娥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三)如何评价这两种结局? 第一种结局酷似古希腊戏剧。悲剧性的两难冲突是在“正义之我”与“邪恶之他人”之间展开,并且必定有为善的命运多舛、造恶的得意一时这种情境出现。该结尾将这种情景发挥到极致,通过描摹美好人物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使感情得到陶冶”,对观者心灵产生震撼、净化的作用。 第二种结局符合中国古典戏剧范式,它们往往苦尽甘来,创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剧美。这种“正定胜邪”的写法符合儒家的“惩恶劝善”机制。但是这样写容易削弱作品的悲剧性质,使之成为一部悲喜剧,对黑暗社会的批判作用有所衰减。 02 学习活动二:《哈姆莱特》结局改写 (一)如果是你,将会怎样书写《哈姆莱特》的结局? 生1:哈姆莱特没能杀死新君,自己却惨死在决斗者的剑下。 生2:哈姆莱特没能杀死新君,自己也并未丧命,但被克劳狄斯打入大牢或软禁起来,焦虑的神经症患者终于发疯时常,郁郁而终。 生3:哈姆莱特没能杀死新君,自己也并未丧命,但为了活下去而作了克劳狄斯的傀儡,一步步妥协,忍受着先前不能忍受的屈辱,看克劳狄斯为非作歹也终究是无力反抗,看母亲堕落,最终发疯失常,不堪重负,亲手了断了自己的生命。 03 学习活动三:《雷雨》结局改写 (一)学生发现:并不好改写。不必担心,跟随探究。 (二)周鲁两家人物命运 周朴园:存活。善恶并存。遗恨无穷。 鲁侍萍:疯癫。反抗———软弱———坚强。年轻时情欲战胜伦理———被抛弃后认命,用不反抗的方式表现刚强———揭露丑恶面纱之时被质疑。 蘩漪:疯癫。反抗———妥协。小资家庭,西式教育———被迫喝药,寄情养子,堕落。 周萍:自杀。①母子乱伦②兄妹乱伦。逃不脱封建伦理秩序,像一张大网牢牢将他束缚在内。 周冲:身亡。为救四凤亦死。 四凤:身亡。得知真相后意外触电而死。 鲁大海:妥协。 (三)《雷雨》对《哈姆莱特》人物的仿写 周朴园:克劳狄斯【忏悔】 蘩漪:哈姆莱特的母亲【乱伦】 周冲:哈姆莱特。【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 (四)<克劳狄斯的忏悔> ·克劳狄斯独自祈祷时,哈姆莱特本有机会杀死他,却没有动手。这是为什么? ·人文主义者并不全盘抹杀宗教,只是弱化了教会的作用。他们依然相信神的存在,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哈姆莱特相信“好人上天堂,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