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82317

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2818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答案,版无,PDF,试题,法治
  • cover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策无效。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 里,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人的身份随着社会变化可随意变化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 路。“行万里路”的正确途径不包括 A.参加时政社团,关心国内国际大事 B.开展研学旅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C.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D.合理利用网络,获取新知,提升成绩 3.互联网进入河南近30年来,千行百业实现“触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 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UU跑腿,从郑州起步,已“跑”进全国200余座 城市稳居行业前三;刚刚成功上市的锅圈食汇也是河南“互联网+”产业的代表·。这 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人新的活力 B.网络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D.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起新平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1页 (共6页) 4.近年来,网络暴力违法犯罪频发,致使部分当事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 自杀,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享受 健康网络生活,作为青少年应该 A.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自 B.恪守道德、遵守法徘,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C.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D.加强网络治理,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5.根据《濮阳市丈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携带犬只出户未采取束犬链 (绳)牵引等安全措施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 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没收犬只。犬只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 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围绕这一规定,你认为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小平:怎么遛狗是别人的自由,这样规定限制了别人的自由 ②可可: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们不能想怎么遛就怎么遛 ③乐乐:规则保障社会秩序,违反规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小东: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自由,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关于尊重的说法正确 的是 ①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②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③只有对国家、社会贡献大的人才值得尊重④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得到他人的尊重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称之夏”,此所谓“华夏”也。正因如此,中国才 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也以“礼”而文明于世。下列名言能够体现文明有礼的有 ①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杨雄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范仲淹 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大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对中华老字号进行复核后,将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 录。这些企业或因为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而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最后被摘牌。由此可 见,中华老字号要想一直存留下去,必须坚持 A.加强广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