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8405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时 认识一袋空气》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33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时 认识一袋空气
  • cover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7课时 认识一袋空气》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的第7课时,题为《认识一袋空气》。本节课主要通过研究空气的特征,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并与其他物体进行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看不见的空气。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空气与其他物体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 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 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周围的物体和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对科学研究和观察的方法还不够熟悉。他们对于看不见的事物可能会感到困惑,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教学引导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将一袋空气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拿着一袋装有空气的透明塑料袋向学生展示,并举起袋子让学生注意到其中的内容。 可以使用一个有趣的道具袋子,上面画有问号或气泡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袋子内容的猜测,例如:“你们认为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鼓励学生踊跃回答,提供他们对于袋子内容的各种猜测,如“是气球里的气体”、“是味道”等。 步骤二:展开探究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袋空气,询问学生关于空气的特征,如颜色、味道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袋子,问他们能否看到袋子里的东西,是否有颜色、有没有味道等。 引导学生留意袋子的特征,例如,袋子是透明的,里面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2. 引导学生发现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并与其他物体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使用一个有色的物体(如彩色纸片)和一小瓶有味道的液体(如香水)与学生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空气与这些物体的不同之处。 比较后,教师可以指出空气与这些物体相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并且能够透过它看到其他物体。 3. 教师通过示范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特征,如吹气球、感受风等。 教师可以示范吹气球,让学生观察到吹气球充满空气后的变化,以及空气对于气球的支撑作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室外感受风的存在,让他们体会到风是由空气运动而产生的。 步骤三:总结归纳 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空气的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解释。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这些特征,如“空气就像看不见的东西,没有颜色和味道,但它可以让我们呼吸、吹气球和感受风。”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空气与其他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空气与其他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与水相比,空气没有颜色和味道,但它们都是物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差异的原因,例如为什么空气是透明的,而水不是呢 步骤四:拓展应用 1.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例子,如吹风机、风筝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空气的关系。 教师可以展示吹风机,并解释它是通过吹出空气来产生风的,让学生理解风是由空气运动产生的。 提供风筝的例子,让学生想象风筝飞行时的情景,引导他们理解风对于风筝的作用,以及风筝在空气中的飘动是由空气的运动引起的。 2.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中选择一个物体,观察并描述与空气的关系。 学生可以自选一个物体,如气球、吸管等,观察并描述这个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