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彼得与狼》 一、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的欣赏内容。这个单元只有这一首欣赏曲目,是对曾经音乐欣赏中学习的各种西洋管弦乐音乐知识的一个汇总,也是基于学生长期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个整体呈现。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通过“听音乐,识乐器,讲故事,乐表演”的方式使孩子们轻松直观的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和管弦乐队,为今后在这方面的欣赏上提供更好的保证。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很多乐器有一定的认知,这样的交响童话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通过欣赏让学生们能主动地去听辨代表各角色的乐器,并认识这些乐器,了解其音色特点。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寻找专业音乐网站,运用迅雷软件下载高清视频、音频,给学生最完美的欣赏体验;运用会声会影软件对音视频进行剪辑,用于课堂中的分段欣赏环节;使用荧光笔技术用于音乐形象与乐器的连线环节,即时互动,没有前后顺序的局限性,也可用擦除工具随时修改;建立班级360云盘,共享音乐资源,用于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观赏,有效地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堂以外。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音乐知识 1.教师分别出示七种西洋乐器的图片以及音色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乐器名称并简介乐器特性。 1.学生观看图片、聆听声音,回忆乐器名称。 运用触发器功能,按照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乐器名称,打破以往必须按照顺序依次出现的局限。 二、对号入座 1.引导学生讨论乐器与音乐形象之间的联系,将乐器拟人拟物化。2.教师结合音乐元素(音高、速度、音色等)进行总结。 1.学生将乐器与音乐形象进行连线。 运用荧光笔功能,让学生直接进行在屏幕上进行连线,根据讨论的不断深入,可以随时进行修改。 三、分集剧透 截取音乐作品中的重点段落,进行讲解。 学生领会音乐语言。 从专业的视频网站下载高清视频,选择最优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用绘声绘影软件进行剪辑。 四、作品赏析 提供不同版本的视频,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观看。 学生静静聆听,并进行交流。 学生课后到班级360云盘当中下载不同版本进行观看。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营造,比以往更加尊重学生、尊重音乐、尊重课堂。触发器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课件固定的顺序性,而是根据课堂的生成,根据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