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06958

第3章《硫、氮及其循环》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992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硫、氮及其循环,高一,必修,2020,科版,化学
  • cover
第3章《硫、氮及其循环》 一、单选题 1.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④⑤中氮元素均被氧化 B.包含了三种固氮方式 C.参与氮循环的都是含氮无机物 D.上述过程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2.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成为世界“网红”,陶瓷类的冰墩墩成为“顶流”。下列有关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B.陶瓷硬度高易清洗耐刻刮耐氧化 C.陶瓷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石和黏土 D.陶瓷可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和卫生洁具 3.溴化亚铁()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易潮解变质,800℃以上可升华,高温时溴化铁()迅速分解成溴化亚铁。如图所示制备溴化亚铁(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用浓硫酸代替浓磷酸,则会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 B.常温下浓硫酸与浓磷酸粘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有氢键 C.浓磷酸在与溴化钠反应中体现了难挥发性 D.碱石灰不能用无水氯化钙代替 4.类比和推理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比或推理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则活泼金属铝在潮湿的空气中也易被腐蚀 B.酸性氧化物与不反应,则酸性氧化物与也不反应 C.通入有沉淀生成,则通入也有沉淀生成 D.实验室用NaCl固体与浓硫酸加热制取HCl气体,则也可用NaI固体与浓硫酸加热制HI气体 5.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古诗文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氨水中通入过量SO2: B.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 C.向稀硝酸中滴加溶液: D.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7.部分含 及 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通过 来制备 B. 的过程是氮的固定 C.浓的 溶液和浓的 溶液反应可以得到 D.加热 的固态钾盐可以产生 8.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设计了如下工业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Ⅰ中主要含有的气体有N2、NO、CO B.X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可通入过量的空气 C.处理含废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2↑+2H2O D.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9.某些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通过焰色试验,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有Na+,一定没有K+ B.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 C.某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Cl- 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电池的负极是锂,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水溶液 B.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用液氨作制冷剂 C.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有关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溶液中滴加H2SO3产生淡黄色沉淀 B.铜和浓硝酸反应溶液呈绿色,可能是硝酸铜和二氧化氮混合而成,加入适量水溶液变为蓝色 C.SO2使紫色的KMnO4溶液褪色,利用了其氧化性 D.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大(吸水性) 12.我国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锅亦坏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强水用过无力”,“硝”即硝酸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里的“强水”的主要成分是HNO3 B.“研细”可在研钵中进行 C.“用水入五金皆成水”过程产生的气体都是H2 D.“惟黄金不化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