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13125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同步练习】(解析版)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42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抗战,2023,高教,解析,练习,22课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同步练习 1.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带领当地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英雄人物是( ) A.张自忠 B.杨靖宇 C.左权 D.彭德怀 【答案】B 【解析】局部抗战时期,杨靖宇带领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和当地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B项正确;张自忠是全面抗战后,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开展正面战场作战,排除A项;左权、彭德怀不符合“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排除C、D项。故选B项。 2.发动西安事变的是( ) A.张学良、杨虎城 B.毛泽东、周恩来 C.孙中山、康有为 D.蔡廷锴、蒋光鼐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A项正确;西安事变发动时,孙中山早已去世,排除C项;“毛泽东、周恩来”、“蔡廷锴、蒋光鼐”不是发动西安事变的人物,排除B、D项。故选A项。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是( )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国会纵火案 D.七七事变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以军人失踪为由,要求进宛平城寻找,遭到拒绝后,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史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D项正确;四一二政变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之前,排除A项;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排除B项;国会纵火案发生在德国,排除C项。故选D项。 4.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抗日义勇军 D.八路军和新四军 【答案】D 【解析】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西北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将南方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D项正确,排除B项;国民革命军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创建的革命军队,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全民公祭日这是为了纪念1937年在侵华日军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人民而专设。这次大屠杀发生的地点是( ) A.南京 B.旅顺 C.大连 D.天津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的“为了纪念1937年在侵华日军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人民而专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为了纪念1937年在侵华日军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人民而专设12月13日为全民公祭日,A项正确;大屠杀发生的地点是南京,排除BCD项。故选A项。 6.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日语且组织名目繁多的日语雄辩会、日语作文比赛等活动。与此同时,他们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其他中小学课程也经常被日语课挤占。材料表明日本意在(  ) A.消除中日隔阂 B.实行文化殖民 C.促进文化交流 D.推行社会教育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使用日语并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主要目的是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文化殖民,故B项正确。 1.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国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同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可见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