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3651

【精品课件】中职部编版《中国历史》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4-07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774713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4课,PPT,30张,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品
  • cover
(课件网)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戚宦专权———两汉衰亡 目 录 友好邦交———大国风范 西汉建立的背景———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胜 败 楚汉之争 胜 败 西汉建立的背景———楚汉之争 与民休息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壹 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p22 ◎汉高祖刘邦 西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高祖还军霸上...“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取信于民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p22 ◎西汉驷马安车 西汉初年的社会境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面对这种境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西汉初年社会凋敝 秦朝暴政和秦末战争的破坏 汉兴,接秦之弊,丈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p22 问题一:“与民休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问题二:“与民休息”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问题三:“与民休息”政策成效如何? 黄老无为思想 黄老之学是战国时出现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其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主张君主应“无为而治”,即顺其自然,尽量减少主动行为和干预。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 提倡节俭 减少财政支出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文 景 之 治 请对“无为而治”进行辩证评价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p23 在汉初的几十年里,各级官吏几乎都以学黄老之学为荣,这种现象势必助长不思进取、懒汉无为的风气。 ———马勇《董仲舒传》 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铁骑入关,杀北地都尉印,虏人民畜产甚多。 ———《汉书·匈奴传》 ◎平定七国之乱示意图 汉初的一系列政策给汉代带来哪些社会隐患? 黄老思想的推行,导致官员不思进取 郡国并行导致诸侯势力威胁中央 匈奴时有侵犯,边患严重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p23 汉 承 秦 制 例外 郡 国 并 行 ◎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 ◎西汉前期形势图 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 再次恢复分封,有什么隐患? 开拓进取 西汉的强盛 贰 建功立业 开拓进取———建功立业p23-24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 措施 思想 文化 经济 措施 开疆 拓土 颁布推恩令 创立刺史制度 实行察举制 尊崇儒术,兴办太学 改进农具,推广牛耕,兴修水利 重农抑商,商贾重税 盐铁收归国有 铸币权收回中央 出击匈奴,河西四郡 出使西域,开辟丝路 东南西南,加强管理 设置均输、平准,控制物价 开拓进取———建功立业p23 郡 国 并 行 推恩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诸侯叛乱威胁汉王朝的统治 诸侯所管辖的区域(王国)只由其长子继承 诸侯所管辖的区域(王国)所有儿子共同继承,分裂为若干侯国。 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 推 恩 令 开拓进取———建功立业p23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藩辅京师。———《史记》 中央政府 国 郡 侯国 侯国 县 县 郡 国 并 行 诸侯所管辖的区域(王国)只由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