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18306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学案含解析(2份打包)

日期:2024-05-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1648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区域,备考,第一章,打包,2份,解析
    考点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1.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构成:自然要素有地质、地貌、[1]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有人口、文化、[2]经济等。 (2)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3]间接影响。 (3)整体性的形成: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4]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4)区域地理特征 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2)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5]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3)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3.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6]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7]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2)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8]关联性。 (3)因地制宜是发展变化的:区域各要素的[9]综合作用,以及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 (4)区域差异案例分析 ①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要素 区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纬度 30°N—33°N附近 大致位于44°N—48°N 海陆位置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耕地条件 类型 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土壤 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水稻土为主,生产力较高 黑土分布广泛,肥力更高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②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 经济 区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作物 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等 大豆、甜菜等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春小麦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发展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逐渐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全球气候变暖,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情境1荷兰木鞋和风车 荷兰地势低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木鞋和风车是荷兰的特色,都曾为荷兰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 (1)分析荷兰木鞋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 【提示】结合木鞋的特点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地面易积水。 (2)18世纪末,荷兰约有1.2万架风车,推测当时风车最主要的功能。 【提示】结合荷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参考答案】 排出低地积水,以保障大部分土地免受水患的威胁。 情境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下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