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24185

2.3.2尿液的形成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76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3.2,尿液,形成,教学设计,格式,2023--2024
  • cover
课题 《尿液的形成和排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尿液的形成和排除,通过观察尿液形成示意图,得出原尿的成分与血浆成分的不同,及与原尿成分与尿液成分的不同,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图,从而进一步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排尿的意义,了解排泻的含义及途径,养成每天适量喝水,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及时排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排尿,但对尿液的来源及形成了解的比较简单,不了解及时排尿的作用和危害。 教学目标 学科理念 概述尿的形成,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排尿的意义,说出排泻的含义及途径 科学思维 善于从生活中敢于质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科学思维,如从尿中了解尿液形成,意义等。 实践经验 通过观察尿液的形成示意图,找出原尿的成分与血浆成分的不同,及与原尿成分与尿液成分的不同,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图,从而进一步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社会责任 每天适量喝水,及时排尿,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珍爱生命,健康生活。 教学重难点 概述尿的形成,阐述排尿的意义,说出排泻的含义及途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合作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 希沃白板、PPT、自制尿液形成模型、泌尿系统模型、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视频导入 播放排尿模拟视频,引发思考:尿的来源哪里?尿是有什么组成的?尿是怎样在形成的? 观看排尿模拟视频,思考问题 合作探究 活动一:引导学生观察尿液形成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原尿的成分与血浆成分的不同,原尿成分与尿液成分的不同,说出尿的形成的过程。 认真观察尿液形成示意图和模型,讨论原尿的成分与血浆成分的不同,及与原尿成分与尿液成分的不同,得出结论: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图,说出泌尿系统构成。 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图,说出泌尿系统构成 活动三:组织讨论排尿的作用, 小组为单位讨论排尿的作用。 活动四:引导学生举例说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举例说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巩固提高 如何做到健康排尿,健康生活?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每天适量喝水,及时排尿,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注意观察尿液是否异常,如异常及时就医,珍爱生命,健康生活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概括今天的课程内容。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通过排尿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维持生命体征正常进行。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废物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意义。 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代谢废物喝过生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有:通过泌尿系统、皮肤、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作业布置 制作排尿模型,或者画出排尿过程的思维导图,并说出排尿的过程。 上网搜索因不良排尿引起的病有哪些?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小组为单位做成报告,下一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除 1、尿液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3.通过排尿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维持生命体征正常进行。 4.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5.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废物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意义。 6.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代谢废物喝过生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有:通过泌尿系统、皮肤、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教学反思 学生每天都会排尿,从身边的事引发思考,经过讨论探究,得出尿液形成和排除的原理,但由于是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排尿的过程,通过观看模拟动画,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尿液形成过程,更容易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