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58774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 季风水田农业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37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农业,种植业,为主,地域,类型,1课时
  • cover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季风水田农业》 授课人: 单 位: 第三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一课时:季风水田农业 【教学内容】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教材分析】在第三章第一节我们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我们即将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教材主要是从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域、生产特征、区位条件三方面来进行分析。本节我们主要学习第二节第一个课时:季风水田农业。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农业区位因素有了学习和了解,在具体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知识点时,由于学习的范例主要是以亚洲为例,所以都能做到很好的知识点迁移,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教学理念】根据高中地理教学标准,采用范例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分析、比较、综合等地理思维方法及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的能力,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 2 .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形成条件分析。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小视频及课件。 【教学方法】 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因素,了解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知道它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另外一种农业地域类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你知道歌词中描述的是哪条大河吗?大河两岸种植的什么作物? 让我们看一个简短的小视频,认识一下水稻插秧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那么你们了解水稻的生长习性吗?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资料了解一下。(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总结水稻的生长习性。) 【板书】 一、季风水田农业 1.读图思考: (1)水稻在世界的分布区域有哪些?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2)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3)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1 水田农业的有力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2 .提示: 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1,分析气候、地形、人口分布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3 .教师答疑: 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都有分布。 亚洲水稻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 ②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③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