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66596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8课 奇妙的墙 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0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8课
  • cover
第8课《奇妙的墙》教学设计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学习立体构成中累计构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造型观念,训练学生的构成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立体构成是一种空间构成,是通过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利用线、面、块等立体形态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的形态。同时,累积构造是立体构成的主要造型之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同一或近似的基本单元,通过叠加、累积等重复组合方式塑造成新的立体形态。 一、教学路径 看:观察、欣赏生活中的建筑墙体及环境景观,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 学:学习立体构成中累积构造的基本法则,体会重复性秩序排列所产生的韵律美。 做:很多有趣的造型都是用简单的基本形累积而成的,动手设计基本形,运用不同的累积方式进行累积构造。 再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蕴涵文化元素,表现创造不同的累积艺术作品。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立体构成———累积构造作品欣赏,了解累计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累积构造知识制作出基本形,并根据不同的累积方式共同创造一堵奇妙的“墙”。 情感目标:从累积构成的创作活动中体验其创作乐趣和审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并由此升华到增强民族自豪感,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累积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累积构造中的模数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砖、剪刀,白色卡纸、红纸、一次性纸杯、固体胶。 学具:白色卡纸、红纸、剪刀、固体胶、铅笔、尺子。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一块砖作为本节课导入的切入口,首先教师以送礼物的方式抛出疑问,让学生猜猜是什么礼物,并由此出示实物砖,(这个过程很好的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成功的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教师阐述送礼物“砖”的两个意义:一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专心听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未来建设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力量;二是因为它跟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那是相当有关系。教师提问学生砖的作用?学生回答:砌墙、盖房子等等。教师小结:你看:这小小的一块不起眼的砖,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墙,墙墙组合又变成一栋栋房屋,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所以说墙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8课《奇妙的墙》。(教师必须板书) (二)欣赏图片并开展研究性学习,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1.教师先抛出问题,再请学生欣赏图片(这样做是因为提前让学生思想集中,有目的性的观察图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①墙是怎么砌成的? ②这些组成墙的砖有什么特点? 生观看后回答,教师点拨:砖在这里是组成墙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所以我们说“砖”是构成这面墙的“基本形”。图片展示让学生找出图中的基本形(强化基本形概念的记忆) 2.趁热打铁,教师继续引导:用一块块砖来砌墙的这种方法,在立体构成中就称为累积构造。(教师在此处自然的引出累积构造的概念) 3.师提出问题:如果累积构造的是一堵墙的样式,你会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学生:墙式累积构造。(教师在此处又自然的引出墙式累积构造的概念,课件出示———墙式累积构造)。 教师补充:墙式累积构造,是立体构成中的基本构造之一。 4. 墙式累积构造有哪些特点? ①都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基本形累积而成, ②同样的基本形可以累积出许多不同的样式。 5.探究累积的基本方式(分小组活动【比一比】加强学生对累积式样的理解) ①以小组为单位,一次性纸杯为材料,进行一次累积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累积的又快又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