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69536

专题06 椭圆性质综合归类 2024年高二数学寒假培优练人教A版(2019)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0-0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4146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学案,2019,人教,培优,寒假
  • cover
专题06 椭圆性质综合归类 一、核心考点题型归纳 【题型一】椭圆轨迹 【题型二】立体几何中的椭圆轨迹 【题型三】椭圆第一定义 【题型四】焦半径中点 【题型五】焦半径与定义 【题型六】第一定义求最值 【题型七】定义型:三角形两边和与差范围 【题型八】焦点三角形面积 【题型九】焦点三角形面积最值范围 【题型十】求离心率 【题型十一】离心率最值与范围 【题型十二】由离心率求参数范围 【题型十三】三角形余弦定理型求离心率 二、期中期末好题培优练 热点 好题归纳 知识点与技巧: 一、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一些几何量,如(距离和角)的等量关系,或几何条件简单明了易于表达,只需要把这种关系转化为的等式,就能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 (2)定义法:某动点的轨迹符合某一基本轨迹如直线、圆锥曲线的定义,则可根据定义设方程,求方程系数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3)几何法:若所求轨迹满足某些几何性质,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则可以用几何法,列出几何式,再代入点的坐标即可; (4)相关点法(代入法):若动点满足的条件不变用等式表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的运动而运动,且相关点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的坐标表示相关点的坐标,根据相关点坐标所满足的方程,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 (5)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求两个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 二、求解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方法如下: (1)定义法:通过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得、的值或不等式,根据离心率的定义求解离心率的值或取值范围; (2)齐次式法:由已知条件得出关于、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然后转化为关于的方程或不等式求解; (3)特殊值法:通过取特殊位置或特殊值构建方程或不等式,求得离心率的值或取值范围. 【题型一】椭圆轨迹 (2021·全国·333高一专题练习) 1.两动直线与的交点轨迹是( ). A.椭圆的一部分 B.双曲线的一部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圆的一部分 (2023秋·河南南阳·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 2.已知点P是圆上的动点,作轴于点H,则线段PH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2023·江苏·高二专题练习) 3.已知动圆过点,并且在圆B:的内部与其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2023秋·重庆·高一重庆一中校考开学考试) 4.已知是圆内异于圆心的一定点,动点满足:在圆上存在唯一点,使得,则的轨迹是( ) A.直线 B.圆 C.椭圆 D.双曲线 (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 5.已知在中,点,点,若,则点C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题型二】立体几何中的椭圆轨迹 6.如图所示,为长方体,且AB=BC=2,=4,点P为平面上一动点,若,则P点的轨迹为( ) A.抛物线 B.椭圆 C.双曲线 D.圆 7.棱长为的正方体中,点P在平面内运动,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若动点的轨迹为椭圆,则此定值可能为( ) A. B. C. D. 8.如图,已知水平地面上有一半径为3的球,球心为,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其投影的边缘轨迹为椭圆C.如图,椭圆中心为O,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E,.若光线与地面所成角为,椭圆的离心率 . (2021春·浙江湖州·高二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中学校考开学考试) 9.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M是底面正方形的中心,点P是底面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为( ) A.圆 B.抛物线 C.双曲线 D.椭圆 (2020秋·安徽黄山·高二统考期末) 10.如图所示正方体中,设是底面正方形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等于,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的轨迹是圆 B.点的轨迹是椭圆 C.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