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72509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一轮复习课件

日期:2024-06-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52206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四,准确,把握,概念,一轮,复习
  • cover
(课件网)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统编版必修三) 政气浩然 2024.1.17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四课教材分析 考点分析 1.概念的含义、基本特征、与语词的关系? 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3.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含义、构成和方法? 4.下定义的要求? 5.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含义、构成、规则要求? 热点导入 问题引领 看形势:“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定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划重点:9个部署事关国家大计 暖人心:民营、三农、社会保障等举措彰显民生温度 “新质生产力”,这一词语不仅入选今年十大流行语,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关键词。 今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01 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二、概念的表达:语词 (1)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2)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尊者”等;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三、概念的基本特征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 含义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 作用 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反映事物“量”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①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可以由之而确定,反之亦然。 ②概念的内涵越深,外延就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外延就越广。 1.基本特征: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2.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含义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 类别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阐释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举例 等边三角形(A)与等角三角形(B) 动物(A)与脊椎动物(B) 长篇小说(A)与小说(B) 大学生(A)与共青团员(B) 共产党员(A)、非共产党员(B)与人(C) 共产党员(A)、共青团员(B)与人(C) 关键词 课程设计 下列对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D 模拟演练 A B C D 提醒:区分概念之间的关系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明确概念的方法 1.定义和划分的比较 2.定义的常用方法:种差加属概念 (1)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2)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3)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4)“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3.下定义、划分应遵循的逻辑规则 应遵循的逻辑规则 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下定义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如商品是劳动产品)或“定义过窄”(如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如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