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78895

第14课 山水画的意境 导学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411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4课,山水,画的,意境,导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山水画的意境(第31~32课时) 【目的要求】 1.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个人之情的。 2.梳理文章的论述结构,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思考本文对写作的启示。 【重点难点】 1.弄清本文的结构、论证方法。 2.谈谈本文对自己写作的启示。 导学过程 导学方法 一课时【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我的积累 (作者简介见《中学语文教材全解》)2.我的检测(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惆怅(chàng) 渲染(xuàn) 夔门(kuí) 沁园春(qìn)真挚(zhì) 暮霭(ǎi) 柏树(bǎi) 颐和园(yí)(2)解释下列成语。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朝朝暮暮: 浮光掠影: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质疑解难】1.意境是什么?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第2段)2.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明确: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第5段总说,第6~8段分说)3.除意境外,山水画还有什么是关键? 明确:意匠。(第10段)4.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5.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提出观点(第1段)→意境是什么(第2段)→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第3~4段)→怎么样才能获得意境(第5~10段)【课堂检测,学以致用】1.阅读下面一段话,从中提取两个对李可染评价的关键词。李可染无疑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存在。关于李可染,世论已多。究竟该如何认识他,见解不一。梅墨生点评,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传统四大家相比,站在创新角度来看,李可染是当之无愧的创新派。但其仍有弊病,姜寿田指出,一味地求黑,李可染将山一律画成背影逆光,成为名副其实的“黑山白水”,实在也不是山水画的上乘境界。 答:创新、求黑(黑山白水)。2.分析下面这首送别诗和这幅山水画的意境:(1)《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匡庐图》(荆浩)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简述课文论述思路。【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完成练习册本课你做得来的题目。 二课时【知识回顾,温故知新】 简述本文的内容结构。【合作探究,质疑解难】1.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明确:①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对“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因而是山水画的灵魂。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可使;没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2.“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审读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个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作简要说明。 明确:①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②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3.分析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明确:①举例论证,见第3、4、6、7、8、9段中。(第3段通过列举李白的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论证了“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或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对比论证,见第6、8段中。(第8段举五代画家荆浩画松树的正面事例和一位作者出外写生的反面事例,对比鲜明,有力地论证了“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的观点。)③道理论证(引用论证),见第8、10段中。(第8段引用四川人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和“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