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五课 建设美丽中国 目录 一、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01 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023年8月24日至9月11日,福岛核电站第一批核污染水排放完毕,共计7788吨。 第二批核污染水于10月23日排放完毕,数量为7810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万吨核污染水流入海洋。 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放于11月2日开始,连续至11月20日,这一轮排放将向大海排放约7800吨核污染水。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他们计划在2023年内分四次排放3.12万吨核污染水。而要将现存核污水全部排完,则需要至少30年时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日本国内反对声浪不断,国际社会多方谴责。 第日本宣布:11月2日启动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核污水排海,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你期望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人类生存离不开清洁的空气。空气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如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需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止,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调整优化产业架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加强扬尘和挥发行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层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控。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相关链接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含有约13.5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海洋中的鱼和贝类能够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与陆地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加强保护和治理。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在我国地表水中,水质整体情况趋于好转,但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一些地区水资源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突出。地下水是重要的战略水资源,部分污染存在呈点状向面状扩散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如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源头治理、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等标志性战役,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修 行 靠 个 人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阅读与思考 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一下阶段性目标。 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2020年 2030年 本世纪中叶 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查阅资料,说说我国为何要推进净土保卫战。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需要我们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土壤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资源,万物土中生土壤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