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8989958
【中职-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版)】第五单元 第11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112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关系
,
民事
,
处理
,
公正
,
依法
,
11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xx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课程名称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时 4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了解相关的民事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 在民事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教学重点 民法的调整范围和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 教学难点 民法的调整范围和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案例导入 中职学生小东假期在邻居家的饭店帮忙,假期 结束后,邻居以小东才15岁,没有民事行为能 力为由拒付报酬。 小东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护呢? 案例导课,学生分析,回答问题 介绍民法典 授新课 一、民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生的每一步几乎都在民法典中有所涉及。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我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纂修订,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法典。 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主体: 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什么是自然人? 什么是法人? 什么是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既包括中国公民,还包括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法人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 非法人组织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自然人要成为民事主体,必须以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自然人从出生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依法独立地 进行民事活动吗?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原则 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 3.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4.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民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法典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依法保护人身权 人身权利是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姓名、名誉、荣誉、隐私等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中职学生应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1.中职学生要充分认识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人身权对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参加其他各种活动非常重要,没有人身权,人们就不能进行各种活动; 2.认真学习和理解我国民法有关保护人身权的法律规定,增强权利意识,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 3.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权; 4.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身权利。 三、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我们应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2025-03-13)
第1课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68张PPT】(2025-03-12)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2025-03-13)
第7课第一框课件《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025-03-06)
第6课第一框课件《遵守职业礼仪规范》(2025-03-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