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4 课堂巩固 02 核心素养 03 知识点精讲 课程要求 1.了解乐音的特性。 2.知道音调的概念和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2.科学探究 知识点精讲 1.使人愉悦的声音叫做_____,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_____。 2.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Hz。如果声源每秒振动20次,它的频率就是_____。 知识点1: 声音的高低———音调 乐音 噪声 频率 f 赫兹 赫 20 Hz 3.物理学中,把声音的_____叫做音调。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频率越低,音调越_____。 高低 高 低 4. “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速度 C 5.如图2-2-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四分之一,用相同的力度再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发现振动的频率变_____,发出声音的_____变高。 快 音调 思路点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决此类问题要注重结合实际,例如:女高音,男低音,“高”和“低”指的就是音调。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随着水的增多,水壶上方的空气柱变短,即引起频率的变化,引起音调的变化。 6.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通常,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____,女孩的音调比男孩_____。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Hz。 知识点2: 用波形比较频率 高 高 20~20 000 7.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的高低,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如图2-2-2所示,甲的音调_____,乙的音调_____。 低 高 8.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横截面积、松紧程度有关。 (1)当弦的横截面积、松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短音调_____。 (2)当弦的横截面积、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_____。 (3)当弦的松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_____。 越高 越高 越高 9. 蝴蝶从身边飞过,我们听不到它的声音,却能听见从身边飞过蚊子的声音。这是因为( ) A.蝴蝶发出的声音很小,蚊子发出的声音很大 B.蝴蝶翅膀每秒只振动几次,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C.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D.蝴蝶飞行时不发出声波 C 10. 两个音叉振动时的波形如图2-2-3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的音调高 B.乙比甲的音调高 C.甲和乙的音调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B 11. 如图2-2-4所示,关于敲瓶子和吹瓶子所发出声音音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1)敲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变低 (2)敲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变高 (3)吹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变高 (4)吹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变低 (1)(3) 思路点拨:在相同的时间内,波的个数少,表示振动次数少,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在相同的时间内,波的个数多,表示振动次数多,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 课堂巩固 1.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 B. 声音的音色 C. 声音的音调 D. 琴弦的振幅 C 2. 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A. 音调高 B. 音调低 C. 速度快 D. 频率慢 A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大弦”“小弦”指的是琵琶中最粗的和最细的弦。弦的粗细会影响声音的( ) A. 传播速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没有影响 B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