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4 课堂巩固 02 核心素养 03 知识点精讲 课程要求 1.了解乐音的特性。 2.知道响度的概念和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3.知道音色的概念和影响音色的因素。 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2.科学探究 知识点精讲 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_____叫做响度,响度又叫做_____。 2.物理学中,用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声源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越_____。声音的响度还跟_____有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_____。 知识点1:声音的强弱———响度 强弱 音量 振幅 大 距离声源的远近 小 3.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_____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符号是_____。0分贝为人耳的听觉下限。 4.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如图2-3-1所示,甲波形的振幅_____,响度_____。 分贝 dB 小 小 5. 如图2-3-2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响度高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D 6.如图2-3-3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轻敲和重敲同一个编钟的同一位置,由于编钟的_____不同,导致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远处的观众听到的两次钟声都要比近处的观众小一些,说明响度还与_____有关,我们可以用_____为单位计量两 次声音的大小。 振幅 距离声源的远近 分贝(或dB) 7. 如图2-3-4所示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探究方法:_____和_____。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2)实验过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于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改变音叉发声的_____,再次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通过_____从而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3)实验结论: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有关,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 响度 乒乓球被弹开幅度的大小 改变敲击音叉的力的大小 幅度 振幅 大 思路点拨: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它跟声源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8.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叫做音色,也叫_____。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及_____等因素决定的。 9.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的_____是不同的,我们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就是利用它们的_____不同来辨别的。 知识点2: 声音的品质———音色 音品 材料 结构 发声方式 音色 音色 10. 如图2-3-5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C 11. 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当他首先到达山顶时,高兴地放声大喊,喊声是由声带_____产生的;同学们在半山腰就能听出是康康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 振动 音色 12. 音乐小组的几名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2-3-6所示。根据波形图可以知道:三种乐器具有相同的_____和_____,不同的_____。(均填“响度”“音色”或“音调”) 响度 音调 音色 思路点拨:不同发声体的音调、响度可以相同,但音色不同。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模仿别人的声音很像就是模仿的音色像。 13.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知识点3: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波形图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振动的快慢) 音调不同,波的稀疏程度不同 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 发声体的振幅、 声音的传播方式与 距离声源的距离 响度不同,波的高度不同 音色 声音的品质(特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 音色不同,波的形状不同 14.男女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__的响度大,_____的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