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04198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1课时教学课件

日期:2025-05-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674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时,特点,凝固,熔化,教沪科,探究
  • cover
(课件网) 目录 01 课程要求 04 课堂巩固 02 核心素养 03 知识点精讲 课程要求 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物态变化过程。 2.探究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现象。 3.能用熔化和凝固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 2.科学探究 知识点精讲 1.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例如:①冰变成水;②铁变成铁水等。 2.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例如:①水结成冰;②钢水浇铸成钢锭等。 3. 物质熔化时要_____;物质凝固时要_____。(均填“吸热”或“放热”) 知识点1: 熔化和凝固 熔化 凝固 吸热 放热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A.冰变成水 B.熔炉里的铁水变成铁块 C.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D.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 B 5. 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A.热水壶口附近的“白气” B.北方的冬天,湖水表面结冰 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 D.铁矿化成铁水 D 6. “打铁花”是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如图4-3-1所示,表演者先将铁块放入炉子中变成铁水,然后击打铁水形成“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场景蔚为壮观。其中,铁块变成铁水的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为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 熔化 吸收 不变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一句经典的古语,其中第二句包含的物理道理主要有:冰是由水_____而形成的;这里的“寒”不是说冰的_____一定比水低,而是水结冰要_____;冰熔化要_____。(后两个空格均填“吸热”或“放热”) 凝固 温度 放热 吸热 思路点拨:熔化是通过对物质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 ℃,因此只能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来测气温。 8. 海波熔化的条件:一是达到一定的_____;二是继续_____。 9. 海波凝固的条件:一是达到一定的_____;二是继续_____。 知识点2: 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温度 吸热 温度 放热 10.如图4-3-2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由图像可知: (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_____,温度_____;熔化时不断_____,温度_____,熔化后继续吸热时,温度_____。 (2)海波在凝固前不断放出热量, 温度降低,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凝固后继续放出 热量,温度继续降低。 吸热 升高 吸热 不变 升高 (3)海波在BC段是_____态,在DE段是液态,在EF段是固液共存态。 (4)海波熔化时用了_____,凝固时用了_____。 (5)海波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温度_____。 固液共存 4 min 2 min 不变 11.下表为研究“海波熔化过程”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1)根据数据在图4-3-3中作出海波的熔化曲线。 如答图4-3-1所示。 (2) 由数据和图像可知4~7 min海波的状态为_____态。 (3) 海波熔化的特点是要_____,但温度_____。 固液共存 吸热 保持不变 12.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4-3-4)。实验应选用_____方案,其优点是_____,实验过程中温度计温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 _____。 乙 使海波均匀受热 先升高,后不变, 再升高 13. 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观察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作出了如图4-3-5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在第8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凝固 过程的特点是放出热量,温度 _____(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