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07580

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碳排放与碳减排 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18805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理,排放,49张,课件,碳减排,必修
  • cover
(课件网)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碳排放与碳减排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第一节 ——— 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运用碳循环示意图,识别碳循环的主要环节,用地理语言描述碳循环的过程,理解碳平衡原理,解释碳排放对碳平衡的影响。培养人地协调观,提升学生整体认识地理现象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2.运用温室效应示意图和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描述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和过程,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3.结合材料和生活、生产实例,说明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进而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碳减排对环境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意义,提高学生环境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4.运用材料和生活生产实例,说明碳减排的手段,使学生认识到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在碳减排中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养成。 一、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二、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三、碳减排与国际合作 01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1.碳循环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文字和图3-1-2,思考: 1.什么是碳循环? 2.什么是碳库?地球上的碳库有哪些? 3.组成碳循环的各子循环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4.各子循环系统之间的碳循环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碳循环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碳循环 (1)什么是碳循环? 是碳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以二氧化碳、碳酸盐及有机化合物等形式进行转换和迁移的过程。 1.碳循环 (2)什么是碳库?地球上的碳库有哪些? 碳库: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中储存碳的载体称为碳库。 四个碳库:分别为岩石圈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大气碳库。 。 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碳在这个碳库中活动较为缓慢 是地球上第二大碳库,碳在这个碳库中活动 较为缓慢 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子碳库组成,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碳库。 地球上最小的碳库,是联系海洋碳库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纽带和桥梁,大气含碳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碳循环 (3)组成碳循环的各子循环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人和动物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将氧气释放回大气中。 岩石、土壤、植物和动物残体等物质分解时,碳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二氧化碳也在大气和海洋之间交换。→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海洋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海洋生物残体在海洋沉积并通过地质作用形成化石燃料石油、 天然气; 陆地植物残体经过地质作用形成化石燃料煤炭。化石燃料燃烧又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 1.碳循环 (4)各子循环系统之间的碳循环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碳循环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通过人和动植物、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作用: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意义:碳循环是维持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循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碳循环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碳汇与碳源”,了解碳源和碳汇的概念,并举出碳汇和碳源的实例。 碳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举例:森林、草原、庄稼等绿色植物、海洋中藻类植物都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碳源: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机制。 举例: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生物遗体分解、火山爆发、工业生产、生活等会放出二氧化碳。 2.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掌握温室效应的原理。 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