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表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用种子繁殖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用种子繁殖》是单元第二课,研究的问题:“用种子繁殖”。本课安排了“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研究果实和种子的产生与传播”三个科学实践活动。拓展与应用部分,通过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对植物繁殖的研究兴趣。 学习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并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方法与实验的操作能力,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上学期知识内容了解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对于植物没有种子或是某些植物不用种子将如何繁殖非常好奇,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充满热情,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乐意动手研究问题,所以教学中只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恰当的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定能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确定:科学核心素养:许多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科学探究目标: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用简单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观察结果。科学思想目标: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研究种子结构、萌发条件和传播方式。科学法治观念:有兴趣探索有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问题,増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科学思维目标: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研究种子结构、萌发条件和传播方式。 4.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一些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 5.学习评价设计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认识,对植物的种子并不陌生,也曾探究过种子发芽的条件,这对本节课学生探究种子萌发胚根的生长方向、埋土深度等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第三部分,分析并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认识每种果实都有它独特的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 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1、动物的生命大多是从受精卵开始的。许多绿色开花植物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的内部有什么?为什么能长出新的植物体? 学生思考及回答问题环节一:(新授)教师活动1一、种子的结构1、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展示图片。比较不同的种子,它们有哪些相似的结构?(1)解剖材料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和菜豆种子、镊子、放大镜(2)镊子的结构与使用结构:观察颜色、大小、形状认识实验材料观察镊子结构练习使用镊子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认真领会画种子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由胚芽、胚根和子叶等组成。使用方法:大拇指和食指放在镊子的夹合处,镊柄位于掌心,轻轻用力,镊头夹住物体。(3)种子解剖过程①用镊子轻轻剥开经水浸泡过的蚕豆和菜豆的种皮。②小心地将种子里的“豆瓣”分开,每部分尽量保持完整,摆放整齐。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的内部构造,重点观察“豆瓣”连接处有什么。(4)温馨提示①用镊子从种脐开始解剖②一定用力要小,动作要慢③能正确并熟练使用镊子(1)用图文展示种子内部结构明确:(2)不同的种子,它们有哪些相似的结构?(3)植物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新的植物?种皮———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