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17628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873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除法,初步,认识,教案,师大,二年级
  • cover
《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和练习十六第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除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除法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是: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1、分一分2、什么叫平均分?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例1:认识除法算式及除号“÷”。 介绍:在数学上,"÷”叫做除号,它表示平均分,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板书:除号 介绍:除号前面的数表示被分的总数,后面是分的份数,读作:8除以4等于2。 议一议:看着刚才分小棒的过程,请你说一说算式中的8、4、2分别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要分的8个桃子,4表示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4盘,2表示每盘有2个。) 小结: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也就是用“÷”来表示平均分。 2、初步应用除法的意义,(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2)提问:3人一组是什么意思?要求我们把12人怎样分组?追问:被分的总数是多少?按什么要求分? (3)你能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呢?试着写出除法算式。(12÷3=4) 提问:算式中12、3、4分别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看着除法算式把分的过程说清楚,同桌说一说。(12个小朋友跳绳,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4组。12÷3=组) 3、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认识各部分名称:介绍在数学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板书:被除数、除数和商) 提问:根据你的理解,被除数表示什么?除数表示什么?商表示什么? 小结:我们把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三、巩固练习(课堂活动) 1、动手摆一摆,再填空,并说一说算式中的各部分数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根。 10÷5=( )根 (2)有14个小圆片,每2个放一堆,可以放( )堆。 14÷( )=( )堆 问:为什么要用10和14作被除数呢? 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24÷8=3 提问:要圈的总数是多少? (1)独立圈。 (2)抽生汇报,全班订正。 3、我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 (1)8÷2=4读作8乘2等于4。( ) (2)12÷3=4中的3是除数。( ) (3)10÷5=2表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 (4)14÷2=7读作14除以2等于7。( ) (5)6÷2=3中6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商。(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拓展: 练习十六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12 ÷ 3 = 4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的 平均分 除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