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Quinonoids) * 基本内容 概 述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醌类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定义 * 蓼科、茜草科、鼠李科、百合科、 豆科 二、分布: 三、存在形式:游离状态,苷 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丹参、芦荟、紫草、番泻叶中的有效成分。 四、天然药物: * 结构类型 苯醌类 萘醌类 菲醌类 蒽醌类 蒽醌衍生物 蒽酚衍生物 二蒽酮类衍生物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 一、苯 醌 类(benzoquinones) 邻苯醌不稳定,故天然界存在的大多为对苯醌 对苯醌 P-quinone 邻苯醌 O-quinone * 在醌核上多有-OH、-OMe、-Me及其它烃基侧链等基团取代。多为黄色或橙色的晶体。 ① 信筒子醌:驱绦虫有效成分 ② 辅酶Q10 :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癌症。 * 二、萘 醌 类(naphthoquinones) 但目前从自然界得到的多为α-萘醌类。 * 举例 ①胡桃醌:有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 ②蓝雪醌:具有强抗菌、止咳、祛痰作用。 * 紫草素与异紫草素: 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 * 维生素K类化合物:用于新生儿出血、肝硬化及闭塞性黄疸出血等症。 维生素K2 维生素K1 * 三、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s) 天然菲醌衍生物有邻菲醌与对菲醌两种 邻菲醌(Ⅰ) 邻菲醌(Ⅱ) 对菲醌 * 如:丹参醌类成分 丹参醌类成分具有———抗菌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 丹参ⅡA磺酸钠注射液:增加冠脉流量,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 四、蒽醌类(anthraquinones) 1、4、5、8—α位 2、3、6、7—β位 9、10 — meso 位 (也称中位) * 氧化蒽酚,蒽酚(anthranol) 蒽酮(anthranone)及蒽酮二聚体等。 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氧化蒽酚 * (一)蒽醌衍生物 根据-OH在蒽醌母核中位置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 1.大黄素型 2. 茜草素型 蒽醌母核上常有羟基,羟甲基,甲氧基和羧基。 * 1、大黄素型: -OH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呈黄色。 大黄酚(chrysophanol) R1=CH3 R2=H 大黄素(emodin) R1=CH3 R2=OH 大黄素甲醚(physcion) R1=CH3 R2=OCH3 大黄酸(rhein) R1=COOH R2=H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R1=CH2OH R2=H * 2、茜草素型:-OH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化合物颜色较深,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 茜草素 R1=OH R2=H R3=H 羟基茜草素 R1=OH R2=H R3=OH 伪羟基茜草素 R1=OH R2=COOH R3=OH * (二)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下易被还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蒽醌 蒽酚 蒽酮 蒽酮、蒽酚性质不稳定,故只存在于新鲜植物中。 * (三)二蒽酮类衍生物 二蒽酮类是两分子蒽酮在C10–C10’位或其他位脱氢而形成的化合物。 如:番泻叶中致泻的有效成分———番泻苷A、B、C、D等 番泻苷A 大黄酸蒽酮 O O C O O H C O O H O H O O O H g l c g l c H H O O H O H C O O H + 2 g l u c o s e *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一)性状 (二)升华性 (三)溶解性 (一)酸性 (二)颜色反应 * (一)性状 颜色——— 无Ar-OH近乎于无色 助色团越多,颜色越深 多为有色晶体 如:黄、红、橙、紫红等 存在状态: 苯醌、萘醌类———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蒽醌类———往往结合成苷 一、物理性质 * (二)升华性 游离醌类多有升华性。 应用:用于提取、精制 小分子的苯醌、萘醌有挥发性, 能随水蒸气蒸馏。 * (三)溶解性 游离醌:极性小,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