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19161

第二章 糖和苷2 课件(共68张PPT)- 《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日期:2025-05-09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212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章,高教,教学,同步,天然药物化学,PPT
  • cover
(课件网) * (Carbohydrates and Glycosides) *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单糖的立体化学 第二节 糖和苷的分类 第三节 糖的化学性质 第四节 苷键的裂解 第五节 糖的核磁共振性质 第六节 糖链结构的测定 第七节 糖及苷的提取分离 * 研究苷类的化学结构,必须了解苷元结构、糖的组成、糖和糖的连接方式,以及苷元和糖的连接方式等。 为此必先使用某种方法使苷键切断。 第四节 苷键的裂解 * 裂解方法分类 按裂解程度:全裂解和部分裂解 按所用方法:均相水解和双相水解 * 按催化剂: 一、酸催化水解反应 二、乙酰解反应 三、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反应 四、酶催化水解反应 五、过碘酸裂解(Smith降解法) * —、酸催化水解反应 催化剂:苷键属于缩醛结构,易为稀酸(稀盐酸、稀硫酸、乙酸、甲酸)催化水解。 机理:水解反应是苷原子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阳碳离子或半椅型的中间体,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 * O O R H + + O O R H + - ROH O H O H + 阳碳离子 半椅式 中间体 + H 2 O O O H 2 + - H + O H , O H * 酸水解的规律 (1)酸水解难易顺序: C-苷 > S-苷 > O-苷 > N-苷 (2)氮原子在酰胺或嘧啶环上时,这类苷很难水解 * (3)酚苷及烯醇苷>醇苷 因p-π共轭作用,酚苷及烯醇苷的苷元在苷键原子质子化时,芳环或双键对苷键原子有一定的供电作用,故酚苷及烯醇苷比醇苷易于水解。 * (4)去氧糖 > 羟基糖 > 氨基糖 2,6-二去氧糖 > 2-去氧糖 >6-去氧糖 > 2-羟基糖 > 2-氨基糖 * (5)呋喃糖 > 吡喃糖 (50-100倍) 因五元呋喃环各取代基处在重叠位置,形成水解中间体可使张力减小,故有利于水解。 * (6)酮糖>醛糖 酮糖多为呋喃结构,而且酮糖端基碳原子上有-CH2OH大基团取代,水解反应可使张力减小。 * (7)吡喃糖苷中C5位的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即: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COOH取代 * (8)苷元大小的影响 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e>a) ———(横键易质子化) > *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 a > e ) (苷的不稳定性促使其易水解) > * 酸水解方法 酸醇 HCl/甲醇 以甲醇对苷进行水解,生成的是糖的甲苷(非游离的糖)。而呋喃型糖甲苷与吡喃型糖甲苷的色谱行为不同,可资辨别。 两相水解法:对酸不稳定苷元用酸水/有机溶剂(后加) * 例题: * 二、乙酰解反应 1.常用试剂:醋酐 + 酸 所用酸如:H2SO4、HClO4、CF3COOH或 Lewis酸(ZnCl2、BF3)等。 2.反应条件:一般是在室温放置数天。 3.反应机理: 与酸催化水解相似,以CH3CO+(乙酰基,Ac)为进攻基团。 * * ※乙酰解反应易发生糖的端基异构化。 4、反应特点: 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可开裂部分苷键; 产物为单糖、低聚糖及苷元的酰化物,增加了酯溶性,有利于提纯,精制和鉴定 * 三、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反应 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 酰苷;酚苷;与羰基共轭的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 * C1-OH与C2-OH: 反式易水解,其产物为1,6-葡萄糖酐 顺式产物为正常的糖。 利用水解产物可判断苷键构型 * 四、酶催化水解反应 特点:反应条件温和、专属性高、可确定苷键构型, 根据获得的次级苷、低聚糖可推测苷元与糖及糖与糖的连接关系;能够获得原苷元等。 * 常用的苷键水解酶 转化糖酶(水解β-果糖苷键) 麦芽糖酶(水解α-D-葡萄糖苷键) 纤维素酶(水解β- D-葡萄糖苷键) 杏仁苷酶(水解β-六碳醛糖苷键) * 五、过碘酸裂解反应(smith降解法) 所用试剂为:NaIO4、NaBH4 * 特点:反应条件温和、易得到原苷元;可通过产物推测糖的种类、糖与糖的连接方式以及氧环大小。 * 适用范围: 苷元不稳定的苷和碳苷(得到连有一个醛基的苷元),不适合苷元上有邻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