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29564

24《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62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唐诗三首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三首均是唐人所做的古体诗。《石壕吏》是伟大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通过讲述安史之乱中石壕村一户人家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杜甫晚年,诗人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卖炭翁》通过卖炭老人惨遭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从内容上看,这三首诗都属于叙事诗,描写简练传神,从情感上看,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包括《<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唐诗三首》。有的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的是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学习本单元,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反复诵读诗文,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感受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唐诗三首》解析 人文主题:感受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语文要素: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读出诗人的情感。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在写作中有所借鉴。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理解三首古诗的主要内容。 2、通过分析三首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学以致用,走进生活,记录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三首古诗的主要内容。 难点:通过分析三首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这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提出这个主张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事而做”的诗歌。 二、基础过关 1、分别指三名同学朗读三首诗,其余同学点评,纠正读音。 2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检测生字词 《石壕吏》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逾墙走(yú)    邺(yè)    城戍(shù) 老妪(yù) 幽咽(yè) 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古今异义] ①老翁逾墙走(古义:动词,跑,逃跑。今义:多为走动、行走) ②听妇前致词(古义:说话。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 ③三男邺城戍(古义:指儿子。今义:指男子或男性) ④天明登前途(古义:前面的路。今义:以后的发展状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重点字词 怒号(háo)   三重茅(chóng)   挂罥(juàn) 飘转(zhuǎn) 沉塘坳(ào) 俄顷(qǐng) 布衾(qīn) 恶卧(è) 丧乱(sānɡ) 广厦(shà) 大庇(bì) 突兀(wù) 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通假字] 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古今异义] ①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秋天的天空。今义:秋季) ②卷我屋上三重茅(古义:表示多数。今义:数词) ③长夜沾湿何由彻(古义:到,诗中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今义:彻底) 《卖炭翁》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辗(niǎn) 冰辙(zhé) 两骑(jì) 敕(chì) 叱(chì)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通假字] 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 [古今异义] 手把文书口称敕(古义:握,持。今义:介词,将) 三、内容理解 师:同学们,在唐朝时光里的发生的三个故事,分别选取什么人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呢?他们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这三首诗歌都选取了老人作为主人公,分别是:老妇,老夫(杜),老翁。 师:善待弱者是一个社会的良知,老人无疑是弱者的代表,这三位老人身上发生的故事都是不平之事,你能分别用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