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2.少年闰土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背诵第1自然段。 3.能体会“我”记忆中的和初识时的闰土形象。 学习 重难点 1.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学情分析 结合图画,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美妙,并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丰富,闰土的形象才会赫然浮现于学生眼前。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1.看图提问,这位先生是谁? 2.走近作者 (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3.作品介绍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 4.写作背景 课文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幻灯片9 1919年 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四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处境悲惨,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 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 闰土 刺猹 祭祀 装弶 竹匾 秕谷 鹁鸪 獾猪 郑重 拜访 收租 厨房 毡帽 怕羞 撒下 束缚 刺猬 伶俐 窜走 3.我会写 郑 羞 拜 租 厨 毡 撒 猬 缚 伶 俐 窜 4.识字方法 比较识字 跨———胯 撒———播 减一减 橱-木=厨 湃-氵=拜 5.书写指导 6.多音字 撒 拜 (sǎ)撒下 撒种 (sā)撒野 撒腿 男孩爱撒(sā)野,撒(sā)腿就要跑。 女孩爱撒(sā)娇,做事很乖巧。 爸爸去撒(sǎ)种,撒(sǎ)下收获和希望。 7.理解词语 ①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 ②家庭的经济状况(贫富)。 ( ) ③讲求;重视。 ( ) ④聪明;灵活。 ( )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供品: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 祭器:祭祀时用的器具。 像;类似。本文指年纪差不多一样。 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愿心(心愿)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状如小狗:形状像小狗。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如许:这么些,那么些 单:只 8.梳理课文 记忆中的闰土 初次相识的闰土 离别时的闰土 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学习任务三:说说记忆中的闰土 1.读第1自然段:画出句中描写景物和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