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47500

(统编版·五四制)第3课《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9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五四,3课,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
  • cover
课 题 2 祖父的园子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会认“蚱、啃”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蚱”等15个字,正确读写“蝴蝶、蜻蜓”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学习 重难点 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学情分析 节选自小说的课文,联系原著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旨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学习生字 1.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第一课让我们走进了古代儿童的生活,体会了他们的生活乐趣。今天,我们要走进另一段别样的童年生活。 2.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哈尔滨呼兰区)人。其作品文笔细腻,抒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 3.资料链接 《呼兰河传》:以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一幅20世纪20年代呼兰小城的风俗画,作品构思独特,形散而神凝,人物性格鲜明,笔调娓娓动人,乡土气息浓郁,艺术感染力强。 4.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读一读,记一记。 读完说一说,文中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5.学习生字 我会写 书写指导 词语解释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也形容勉强,凑合。 【溜平】状态词。很平。 【光芒四射】指强光向四处照射。也形容人或事物光彩照人,极具影响力。 【存心】怀着某种念头。 词语积累 【ABB式词语】 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响当当 乱哄哄 轰隆隆 喜滋滋 哗啦啦 学习任务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 )以及( )两个方面的内容。 (2)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的园子。 2.品读课文,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3):展示了园子的基本样貌,重点描写了园子里的昆虫、花草和树木,表现了园子景物繁多、色彩明丽的特点。 第二部分(4—14):主要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第三部分(15—19):再次写了园中的景物,园子中一切的动植物都富有生命力,充满灵气,不受任何约束。 学习任务三: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1.默读课文第4~16自然段,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六件事: 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2.浏览课文第4~16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A.哪几个词让你感到特别有趣?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B.体会快乐,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去的却是快乐!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C.想象“我”铲过的地是什么样的。 该铲的没铲,不该铲的却被铲掉了。 D.想象“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