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8281

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共25张PPT1个视频)-人教版2019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444827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1,必修,2019,人教,视频,25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举例说明协同进化; 阐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的过程; 概述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认同其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中的主流和核心地位。 通过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争论和疑点,认同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达尔文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以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 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 问题探讨 特定昆虫给特定的植物传粉,这样可以提高传粉的效率,并且昆虫也可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 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 昆虫传粉的专门化有什么意义? 生命观念———进化与适应观 结构与功能观 小样,没有我你跑不了这么快! 小样,没有我你也跑不了这么快! 自然选择有利于羚羊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也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这两个物种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 协同进化 1.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羚羊有害无益?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捕食者是不是就“高枕无忧”呢? 一般来说,只有动作敏捷、跑得快的捕食者个体才能获得食物,从而生存下来,繁育更多的后代。因此,羚羊对捕食者种群的进化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协同进化 收割理论: 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再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生物和生物之间 类型 实例 不同物种之间 种间互助 捕食 寄生 竞争 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距,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具有吸管似的口器 猎豹和羚羊 黏液瘤病毒和兔子 作物与杂草 协同进化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原始大气 无 氧 生物为厌氧型 光合生物出现 有 氧 出现好氧细菌 最初 导致 思考:不同种生物之间在进化上密切相关,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进化是否也有关系呢? 协同进化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协同进化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② 物种多样性 ③ 生态系统多样性 ① 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根本 原因 组成 变异的不定向性 蛋白质多样性 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组成 直接原因 决定 导致 直接 选择 长期自然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2.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的出现谁先谁后?前者为后者提供了什么条件? 先出现植物,后出现动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 3.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当时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4.恐龙大约是什么时候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恐龙的绝灭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盛。 思考·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古细菌化石(距今35亿年) 最早的生物化石———古细菌(距今35亿年) 在此之后大约2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海洋中的种类不多的蓝细菌和细菌,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