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58469

16.1《登泰山记》教学实录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183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1,登泰山记,教学,实录,统编,必修
  • cover
《登泰山记》教学实录 由显入隐 “考据”生情 ———《登泰山记》探秘 学习目标: 1.结合文中的散文意象和细节描写,把握其在塑造景物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感受作者笔下的泰山之美。 2.通过考据作者在文中设置的矛盾和反常,把握文章的显隐关系,发现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实心声。 教学思路: 清·王先谦曾评:“具此神力,方许作大文。世多有登岳……读此当为搁笔” 任务:考据———神力”是否夸大其词? 活动一:析文 【细读文本,推敲文辞,从文章细节看山川之美———文言与文学】 (课前本单元课文打分调研) 请选择为《登泰山记》打高分的4位同学分享。 提问其他人:是否有改变《登泰山记》在你心中的得分? 活动二:辩伪 【推敲矛盾,探究反常,从文本缝隙察觉卓越之姿———文学与文章】 (文中找依据) 学生的疑问 1.最高峰明明是玉皇峰,作者为何说日观峰最高,他不知道吗? 2.作者选择的中谷,是到达日观峰的最理想路线,为何又舍近求远,绕道西谷? 3.为何偏选在12月这个大雪天登山? 4.满山都是景物,作者为何单提碧霞元君祠和皇帝行宫? 活动三:寻真 【缘文溯源,发觉根本,从文章面貌探无奈之痛———文章与文化】 《登泰山记》多写爬山,单调枯燥,远不如《赤壁赋》情感饱满。 清代·文字狱·南山案《赠程鱼门序》姚鼐“进罪也……退罪也……” 小结:姚鼐没有把文章写的热情洋溢,不是他不愿,而是他不敢。姚鼐将他的情绪隐下来。 一、课前本单元课文打分调研 各位同学,说到泰山,你的脑海里会想起哪些跟泰山有关的文字呢?几乎是异口同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确实杜甫的这首《望岳》国民度是相当之高。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登泰山记》,情况好像就不那么乐观了。根据昨天咱们的打分调研来看 《登泰山记》在5篇课文当中得分是最低的,只有四位同学把他排在了第一位。除掉并列的同学之外,咱们班有18位同学把他放在了最后。这样的一个结果让我非常的意外,以至于我要给大家展示清代大儒王先谦先生的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都非常的忐忑。 (屏显:典要凝括。具此神力。世多有登岳,辄作,读此当为搁笔。 清 王先谦) 我们先来读一读,“读此当为搁笔”,什么意思?除却此文非泰山写泰山。他认为这一篇就是最好的,那么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从你们的这个目光中,我看到了那么一丝的怀疑。 二、任务:考据———神力”是否夸大其词? 那么好,咱们就沿着姚鼐考据派的这个特点,也来考据一下这篇文章,一起看一看《登泰山记》中这份神力,王先谦先生是否有夸张? 活动一:析文 【细读文本,推敲文辞,从文章细节看山川之美———文言与文学】 其实说到信不信的问题,我觉得咱们班有四个人一定是信的,还记得吗? 对了,在刚才有四位同学给他打出了最高分。接下来,就请这四位同学给我们讲一讲,为何你觉得本文在你心中分量如此之重,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下,别的同学也再来发现一下文本好吗? 时间差不多了,四位粉丝哪位先来,好的,来有请。你觉得文章开头的这一段姚鼐不远万里的奔赴泰山,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和短句,把万里行程浓缩在了一句话当中,把那种向往和期待写得非常的透彻。你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疫情这几年你经常出不了门,一看到这句话你就很心动是吗?确实在这里老师也感受到了你的这一份心动。好的,请坐。 那么还有粉丝,来第二位,你想说文章当中日落的这一句话, 这段文字非常简洁,但是姚鼐连用了三个比喻,把登山之景写的非常的动人。语言简洁,但是有十足的话面感和想象力是吗?很好,抓住了它的写法特征。请坐 来第三位粉丝在哪儿?好的,你想说文章日出的这一句,怎么说起呢?先通过了静态的山和动态的太阳,在动静结合之中抓住了一瞬间的色彩变化,你觉得把日出时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