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上学年高中语文高二选必修中默写试卷 《燕歌行并序》理解性默写 1.“ , ”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可见诗人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2.“ , ”两句,从将领和君王两个角度来写将领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暗含讥讽,预伏下文。 3.揭露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 , ”。 4.“ , ”写战士浴血奋战,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决心以身殉国,视死如归。 5.“ , ”两句描绘了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6.“ , ”两句回应上文,点明因将军骄逸轻敌而最终战败的结果。 7.用蒙太奇镜头表现出两地离情深重和士兵的久成之苦的句子是“ , ”。 8.“ , ”,借赞美汉代“飞将军”李广来进行古今对比,讽刺主将不恤士卒的行为。 9.“ ”一句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烘托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一句写出敌人行动迅疾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 10.描写将士出征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诗句是“ , ”。 11.通过对思妇和征夫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展现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的句子是“ , ”。 《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 1.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 ”。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宁静状态衬托出乐声投射在人们心中的感受,《李凭箜篌引》中也具有近似艺术效果的诗句是“ , ”。 3.通过神奇的比喻写出乐声各种变奏的句子是“ , ”。 4.诗中的侧面描写是一大特色,其中借行云状态写乐声的诗句是“ ”,借神仙人物的感受写乐声的诗句是“ ”。 5.“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乐声传出,月亮寒光因之融化,紫皇为之感动的情景。 6.“ , ”两句,通过神奇的想象生动描绘出乐声高亢的状态。 7.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感动不已的句子是“ ”;同时,“ ”一句用“老”和“瘦”这两个出其不意的字眼修饰鱼和龙,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8.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9.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吴刚和玉兔的表现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 , ”。 10.通过“女娲补天”的神话来描摹乐声激越动听、富有震撼力的句子是“ , ”。 11.写优美悦耳的弦声一经传出,山野上的浮云便为之凝滞的句子是“ ”;写乐声触动愁怀,令人潸然泪下的句子是“ ”,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锦瑟》理解性默写 1.“ , ”两句,用了庄子和望帝的典故,一方面借美好缥缈的梦境表达亦真亦幻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2.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叹惋不已的句子是“ ? ”。 3.“ , ”两句,表现出一晃年岁半百的诗人回首青春年华时一言难尽的感情。 4.李商隐用“南海鲛人”和“良玉生烟”两个典故表现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即,抒发了悲伤嗟悼之情的句子是“ , ”。 5.“ , ”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6.李商隐将自己一生的遭遇概括为“惘然”,并以“ , ”来衬托今日回顾往昔时伤感的沉重。 7.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 , ”。 8.“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朝时,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就用“ , ”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9.“ , ”两句,用鲛人泪和蓝田玉的典故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10.李商隐化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 ,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