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59839

小酒窝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46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酒窝,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单元课题 《童年》 本课课题 《小酒窝》 主备人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单元教学目标 一、从《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音乐中感受并体验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表达我们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能借助图形谱、律动等方式,感受乐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能用三拍子律动表现童声合唱《我们多么幸福》。 三、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摇啊摇》和《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和表演其中一首歌曲。能根据歌曲《摇啊摇》的特点,编创不同的伴奏型,用三角铁和碰钟为歌曲伴奏。 单元课时分配 第1课时:聆听乐曲《捉迷藏》,学唱歌曲《摇啊摇》,起始常规要求;做发声练习和编创与活动练习。 第2课时:学唱歌曲《小酒窝》;聆听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内容(任务群) 6个学习任务 学业评价 1、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为歌曲融入舞蹈动作,具有表现力。(3朵花)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搭配简单的舞蹈动作。(2朵花) 3、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1 朵花 )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小酒窝》,欣赏《我们多么幸福》让学生体会歌曲甜美、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并懂得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通过歌曲演唱,欣赏曲的学习,认识拍号,拍号,分别掌握它们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并随音乐表现出来。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试着用甜美的声音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用图形或律动来表现乐曲结构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琴、教科书 学生准备:教科书 核心素养落实点 音乐素养 音乐理解 音乐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艺术素养 艺术审美 艺术感知 艺术表现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学习任务一:听赏与评述(高段) 一、欣赏《我们多么幸福》 【板块一】律动导入 播放歌曲片段,教师带领学生按“强、弱、弱” 的节奏边击拍边听。三拍子“强、弱、弱”的拍击方式可有多种形式,教师可灵活设计,还可根据歌曲的结构在副歌部分变换拍击方式等。 2、请学生谈感受,教师可适当提示:流畅的三拍子曲调给你什么感觉?你可以想象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设计意图】 节奏教学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音乐中,通过拍击实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板块二】欣赏歌曲 初听:哪一部分音乐让你感觉到情绪特别高兴? 2、教师简单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读一读歌词,说说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3、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说说与第一部分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 4、复听时,可以要求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学情1:乐于随音乐有节奏、有感情即兴创编。 学情2: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胆小羞涩,不愿意进行表演。 【教学策略】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 听歌曲,培养学生用肢体语言随音乐自由表现的能力,达成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作品情感体验越深刻、越丰富,音乐艺术表现就越富有艺术感染力,才能真正获得艺术美的愉悦和熏陶。 学习任务二: 独唱与合作演唱(高段) 【板块三】歌曲学唱 二、学唱歌曲《小酒窝》 1、初听《小酒窝》: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的情绪怎么样?速度怎么样? 2、复听《小酒窝》 (1)音乐记号讲解及第一段学习:生自主探究没学过的音乐符号。 (2)请同学们模仿教师拍出的节奏。 学情1:部分学生有音乐基础,很快能找到并知道跳音、下滑音和休止符。 学情2: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不敢发言表达想法。 【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