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72361

1.1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课时)课件(共16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60029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6张,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PPT
  • cover
(课件网)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课时) 组织液 淋巴液 血浆 细胞内液 三、内环境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 定义: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② 影响因素: 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Na+、Cl-)的含量有关。 ③ 实例: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医院里输液使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因为0.9%的NaCl溶液是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等渗溶液,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 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与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 2.酸碱度—PH: 调节机制: 7.35~7.45 缓冲物质(HCO3-、HPO42-) 三、内环境理化性质 3.温度: 37℃左右 (动态平衡) > > > 1 代谢越旺盛,释放的能量越多,温度也相对越高。 幼年 成年 老年 女性 男性 同一个人1日内不超过 ℃ 37℃,利于维持酶活性 三、内环境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 细胞 内环境 外界 环境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流 ①细胞呼吸消耗O2,产生CO2。O2是如何进入内环境的?CO2是如何从内环境排出体外的? 呼吸系统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流 ②Na+、Cl-、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消化系统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流 ③尿素等代谢废物是如何从内环境被排到体外的? 泌尿系统和皮肤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流 体外 体外 细胞 体外 体外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 肤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O2 CO2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O2 CO2 重吸收 循环系统 血浆 淋巴液 组织液 1、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2、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 肺、小肠、肾、皮肤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流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肝脏炎症 过敏反应 淋巴回流受阻 血浆蛋白减少 组织蛋白增多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机械损伤:血浆中的蛋白质到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降低或者组织渗透压升高引起的组织液增多。 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水肿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流 1.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 2.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不仅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还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为排遗。 4.人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和少量的水。 5.人体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能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 6.人体通过皮肤以汗的形式能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小结: 小结: 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D 即时训练: 即时训练: 2、下列成分均可能处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①血液 ②血浆蛋白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血红蛋白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 ⑥唾液淀粉酶和口服于消化道中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A 3、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B.相对②来说,③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C.①中的液体可透过管壁直接进入③ D.在生物体中,体液大部分存在于④中 D 即时训练: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 5.血红蛋白与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6.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