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907862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冀教版
日期:2025-10-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6次
大小:15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七年级
,
历史
,
下册
,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
导学案
,
教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 10 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重点:南宋经济的发展情况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难点:南宋经济发展的表现以及原因及启示 教学方法:阅读自学法、材料分析法、图表解析法、图片欣赏 自学导航 填空:1、南方农业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 宋朝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得到很大改进,__________也有很大的发展。宋朝的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从 _____引进 _____在南方普遍种植,当时______、_____等4个州有_______之称。故有“_________” 。 ____、____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也不断扩大。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宋朝的_____发展到一个新阶段。_____成为全国的制瓷器业中心。宋朝的 ____业也十分发达,_____开始运用于航海。丝织业有显著发展,____丝绸行销全国, ____的丝织品“______”。从_____ 兴起的____业,成为一项新兴的手工艺。3、南方商贸的繁荣南宋商业极为活跃。____成为农村和城市进行商品交换的桥梁。___前期,____地区出现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则通行____、____等纸币。南宋时的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当时与宋通 出卷网商的国家有___个。近邻____、____,远至_____和______。宋朝在______、______、____等港口设立_____,专门管理海外贸易。4| 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________转移到了________。 拓展迁移 依据材料探究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辽一直是宋在北方边境上的威胁。1004年辽对北宋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直接威胁北宋都城安全;西夏强大以后,不断对北宋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金灭辽后,为了掠夺土地与财富,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材料二:宋朝对农业生产很重视,地方官对农事也勤于检查督促。朝廷经常颁发减免租税的法令,鼓励垦荒,大兴水利,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努力。 材料三:中国古代出现了三次人口南迁的浪潮, 出卷网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八王之乱);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靖康之乱)。 材料四:宋朝已开始使用曲辕犁、筒车等生产工具,并且小麦在南方普遍种植,已经掌握麦稻兼种技术。(曲辕犁和筒车原理见资料补充) 反馈练习 1.“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出现在(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3.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京城里设有市舶司 B. 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四川地区人民可用“交子”买东西 D.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4.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课件+分层作业)(2025-10-26)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分层作业)(2025-10-26)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分层作业)(2025-10-26)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导学案)(2025-10-26)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4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学案)(2025-10-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