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838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分层作业)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4173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分层,道路,井冈山,开辟,毛泽东,14课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基础巩固】 1.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2.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减租减息”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的地点是( ) A.南昌 B.汉口 C.古田 D.延安 4.蜊江中学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你认为应该去( ) A.井冈山 B.瑞金 C.南京 D.延安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的革命道路是( ) A.城市中心论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武装反抗国民党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的历史时期是( )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A.国共合作 B.国共对立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能力提升】 1.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是( ) A.黄埔军校旧址 B.南昌起义总指挥部 C.古田会议会址 D.瑞金临时中央政府 2.1929年,中央特派员刘安恭提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用苏联“城市中心论”否认毛泽东的“红色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战略思想,军队出现了“中央执行派”和“中央反对派”之争。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城市中心论在中央居于支配地位 C.重视武装割据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3.毛泽东提出了响亮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吸取忽视军事惨痛教训后得出的正确认识。自此,中国共产党( ) A.领导组织工人运动 B.开辟正确的革命道路 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D.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4.“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干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表明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在( ) A.开展武装斗争、夺取中心城市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 C.实行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D.开展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 5.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开辟了新的道路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某同学搜索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三幅图片。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概括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从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进程看,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正式合作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开始转向农村 7.从下图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A.农村革命根据地多处于几省交界处 B.南京、武昌等大城市并没有受威胁 C.农村革命根据地只建立于长江流域 D.井冈山是苏区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8.下面两篇文章均写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它们共同反映了(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革命统一战线思想 C.中心城市暴动思想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9.下面示意图是李明整理的“近代中国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