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9842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无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523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统编,历史,上册,八年级,-2025-2026
  • cover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 【导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主要讲述英法联军1856 -1860年, 为扩大侵略权益,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掠夺更多的资源,攫取更丰厚的利润,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课叙述了英法蓄意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和战争的过程、结果及影响。先按照时序,以两个子目依次交代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从爆发到扩大的全过程以及签订的不争后平等条约,然后叙述了沙俄对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占,最后概要说明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什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卷网-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课时)。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初步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业要求: 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分析近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知道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归纳英主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涵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素养。 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准确说出《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到这些条约使中国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了破坏。培养史料史证素养。 3.通过阅读教材和识读《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列举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及其主要内容,概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涵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标要求进行分解。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分解为:目标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中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人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目标2“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掌握《北京条约》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将:“初步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分解为目标3“掌握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设计了行为条件“通过阅读教材、识读图片和研读史料”,实现从目标中看得见教,看得见学,并将目标指向“培养论从史出、无证不信、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实现了目标的升华。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指向目标1) 2.完成任务二(指向目标2) 3.完成任务三(指向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华史实,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的影响,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本课教学可以按以下的逻辑顺序进行:“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战争的国家、战争过程、战争的结果及影响);列强的侵华罪行(洗劫空前、割地最多)是本课的重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突出重点,通过任务三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